游恩施博物馆调查报告时间:2012年12月13日上午9:00地点:恩施博物馆人物:121122班全体学生目的:为了了解更多恩施地方特色文化和民俗民风,丰富大家的阅历于2012年12月13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八点正式从学校步行出发,前往恩施博物馆,了解恩施特色文化和民俗民风。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恩施博物馆的正门,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巴西土韵序厅•巴人西迁木雕,长长的浮雕,给人一种别样的视觉享受。其下便是巴风土韵四个大字。接着,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游馆之行。整馆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楼的民族民俗篇和二楼的历史文物篇。一楼就是“民族民俗篇”了,它的重点则从土家族、苗族的吃、穿、用、行等方面,重点反映恩施州各民族创造的丰富而又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二楼博物馆的“历史文化篇”开始一点点的了解巴文化。当听到“直立建始人”和北京人年代是同一时期,很是感叹,当时这是多么的发达呢!从清江流域的巴文化到鄂西地区元、明、清的土司文化,让我了解了许多从来没听说过的知识。当学姐介绍到崖葬,让我楞在那里,怎么可能在悬崖上葬人呢?在来之前听说过悬棺,就很是让我感叹,崖葬让我汗颜了,他们是如何把棺木弄上去的呢?不可想象!看到那些文物,让我感受到巴人当时的繁荣,更体会到文物收集者的难:双虎钮鲤于”是馆里德镇馆之宝,于1991年10月参加了法国钟玲艺术节,更是大放光彩。纽^于是土家先民巴人所使用的一种军乐器,也是巴人进行祭祀、娱乐等渣动时所使用的乐器。该器物是中国唯一具有明确出土时间、出土地点的双虎纽鲤于,特别珍贵。金凤冠,闪闪发光啊!据介绍是明代的。该凤冠为西王母乘坐凤凰状。凤凰呈展翅飞翔状,凤凰尾部设花卉装饰,西王母盘坐在莲花上,四周环绕金丝飘带。共由29小件组成。“历史文化篇”重点展示恩施这片神奇土地上人类形成、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巴风土韵》陈列展出文物精品678件,包括“虎钮鲤于”、“巴式编钟”、“土司印章”、“金凤冠”等珍贵文物。该陈列由“历史文物篇”和“民族民俗篇”两个部分组成,“历史文物篇”重点展示恩施这片神奇土地上人类形成、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民族民俗篇”则从土家族、苗族的吃、穿、用、行、住等方面,重点反映恩施州各民族创造的丰富而又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除专题陈列外,还定期或不定期开设
游恩施博物馆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