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在成渝经济区崛起作用研究【容提要】继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之后,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各种因素,它的发展比较滞后,与其它三个经济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荣昌作为渝西川东区域中心城市,肩负着两地资源要素的传递,对于成渝经济圈的发展具有不可以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荣昌近年的发展开来分析其在成渝经济区崛起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成渝经济区荣昌区域中心城市一、成渝经济区的现状、意义以及优劣势分析。(一)发展现状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召开了编制工作会,会议初步讨论成渝经济区,规划将涵盖的15个市和的31个区县,,,。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规划。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涉及人口2380万,%。它的设立对于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长足意义:(二)成渝经济区的意义1、经济地位上,充当西部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成渝经济区占西部面积的3%、人口的25%、GDP的26%,实力远远高于中西部其他经济圈。有关专家预计,到2020年,,可占全国GDP的8%,将成为仅次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最有条件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2、战略地位上,充当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载体。两地将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将有利于川渝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通过经济、产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承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转移,成为承接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载体。3、改革示上,充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区是全国统筹城乡的示区,国家在成渝两市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旨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对于探视和解决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重大意义。(三)优劣势分析成渝经济区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1、经济的互补性成渝经济圈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与城市群相接,向南经过西南出海通道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因此两地优势容易形成互补。2、资源的丰富性成渝两地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方面,在我国甚至全世界来看都是水能资源比较密集的地区,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除石油资源之外的各种能源都是位居全国前列的。人文景观方面,有壮美的三峡,有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都江堰等,这些都为两地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找到了契机。人力资源方面,是我国第一劳动力大省,人口密度也很大,整个经济区规划人口接近一亿,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两地的发展创造了人力条件。3、工业基础雄厚成渝地区目前拥有在整个西部首屈一指的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的雄厚工业体系和产业基础。在全国40个工业大类中,成渝经济区有39个,其中在电子信息、冶金化工、汽车摩托车、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铁路交通设备、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和国防
荣昌在成渝经济区崛起作用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