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张湾西部工业新区目录简介无地之痛劈山之梦“突围”之剑发展规划巢起凤来城中之城新城崛起“人造平原”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简介无地之痛劈山之梦“突围”之剑发展规划巢起凤来城中之城新城崛起“人造平原”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展开十堰城区西部山地整理项目由2007年启动,先期投资500亿人民币,“人造平原”,为十堰的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工业新区落成后,预计容纳人口40万,进一步扩大十堰的城区规模,现在该工程已经完成70% 《愚公移山》家喻户晓,可是,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流传千年的寓言在今天真实上演;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神话传说在十堰精彩再现。 2009年4月20日,记者来到十堰城区西部,这里惊现的是十堰乃至全国史上最大的工地!在宽达一公里、长达三公里的开挖作业面上,350多台大型机械日夜轰鸣着,每天开挖土石方8万多立方米,每月搬掉山头10余个。经过200多天的奋战,4000多亩平地已经露出端倪,万亩“人造平原”指日可待。削峰填谷,打破招商引资无巢可栖的苦衷;挖山填沟,解开城市发展没有空间的死结;连片开发,解决企业见缝插针、东开西挖、自然生态千疮百孔的难题。这就是十堰的万亩山地整理项目。其中,仅位于张湾区的西部山地整理项目,造地面积就将超过万亩,并将在这片“人造平原”上建设一座工业产值500亿元、人口30万的现代化的西部新城。编辑本段简介无地之痛十堰是一座典型的山区城市,全市国土总面积中超过92%的是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城区规划建设区面积31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为293平方公里,超过91%。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的瓶颈制约日益明显。企业扩展,需要土地;外资落户,需要土地;建设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还是需要土地! 无地之痛,对于地处城市西部的张湾区来说,更加突出。东风公司十堰基地80%的生产资源、80%的产值都集中在张湾,当年建设二汽时,,这是张湾区全部的“家当”。由于没有土地,又受制于交通,张湾区的工业优势成为包袱,没有跨越式发展,也没有第二轮发展的空间。近几年来,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等一批重要零部件成为发展的重点,悍马越野、军车改装等项目谈判不断推进,工业物流等大批项目等着上马,然而,这些需要土地约4000余亩。同时,东风汽车公司庞大的创业群体及市内外其他投资者也提出了巨大的土地需求。地从哪里来? 不仅如此,整个城市的东西两端,发展日益失衡。随着汉十高速公路的开通,十堰东部城区修建了北京路、天津路、许白路、重庆路、东风大道等城市道路,带来了大量土地,东部面貌焕然一新。相比之下,由于发展空间的掣肘,交通条件的“围困”,西部的发展速度跟东部相比相对缓慢,红卫、花果一带多年来没有多大变化。根据十堰市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东部是商住中心,西部是工业中心,但是,没有土地的现实,使张湾区想发展工业,却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劈山之梦发展需要资源,张湾区余存最多的资源是荒山。怎样利用荒山求发展?成为区委、区政府苦苦求解的难题。 2007年春天,古装神话大剧《愚公移山》在中原开拍,接着,《沉香劈山救母》在多家电视台播出……这些故事对于长期被山所困的人们,无疑是一种激励和启发。于是,敢于创造而又富有激情的十堰人,产生了劈山平地的惊人梦想! 2007年1月19日,时任省委
十堰张湾西部工业新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