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甲、乙两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叙述错误的是(C) A .细胞 2 、细胞 4 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 B. 信息从细胞 3 传递到细胞 4 的速度比从细胞 1 传送到细胞 2快 C. 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D .乙图中细胞 4 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 2.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实验者用从 S 型细菌中提取出的 DNA 加入 R 型细菌培养基中, 结果有新的S 型细菌生成,下面关于这种新的 S 型细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 .与原始 S 型细菌相同 B. 可以将其性状遗传给后代 C .同时具有 R 型细菌的部分遗传特性 D .仍然具有毒性 3 .下面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相对性状中,若孩子的性状表现与双亲不同,则孩子所表现出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100 人当中,少数人表现出来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C. 若家庭所有成员都表现出相同的性状,则这一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能稳定遗传 D. 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隐性基因就被抑制,所以生物就不能表现出隐性性状 4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测交后代中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数量接近 1:1 ,则被测个体一定是杂合体。其原理是(D) ①亲本中隐性个体只产生一种仅含隐性基因的配子②子代的性状种类和数量比就是被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数量比③亲本中隐性个体对测交后代没有影响④只有杂合体才产生性状分离 A.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5 .下面关于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都通过孢子繁殖 B. 都有世代交替现象 C. 都具维管组织 D. 都有胚的形成 6 .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决定某种氨基酸在肽链中的位置的是( C) A. 核糖体 B. DNA 的遗传信息 的遗传密码 D. tRNA 的反密码 7 .在细胞起源的过程中,最早形成的细胞器是( C)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溶酶体 8 .下面是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C) A. 染色体由 DNA 、蛋白质和少量 RNA 构成 B.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分开,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 C. 染色体复制之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D.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可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9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 a、b、c) ,在这三个过程中, Y 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D) A .酶、抗体、载体 B .抗体、载体、酶 C .酶、载体、抗体 D .载体、抗体、酶 10. 下面关于基因表达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C) A. 在真核细胞中, RNA 的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完成 B.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 C. 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 DNA 分子多,所以转录成的 mRNA 多,从而翻译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D. 同一个体不同体细胞,细胞核中的 DNA 分子相同,但 RNA 和蛋白质是不同的 11.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缺乏(C
生命科学导论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