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项目式教学校本教材编写【主题论文】导读: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产生新型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其中项目既可以指以生产一件具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产品为目工作任务,也可以是一项服务。职业教育“项目化”课程模式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其职业生涯所需要实践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态度,体现是工作过程、行动导向课程与教学理念。通过岗位任务剖析、主题任务确定、项目情境创设及典型产品形成等方式,建构职业院校学生健康、优质生活所需要实践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与合作态度等职业素养。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项目化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不错教学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需要剖析与完善地方,如项目化教学中教师及时辅导与师生比例之间矛盾;项目严格时间控制与学生个体适应能力之间矛盾;教师双师型要求与职校师资来源之间矛盾;等等,很多问题都需要在发展改革中研究解决。另外一个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是,作为以行动为导向一种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有其适用范围,并不适用于所有课程,还要积极关注其他行为导向教学法,如“头脑风暴”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根据课程特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一、教材调研职业学校电气技术、机电应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学大纲要求,很多开设了“制冷与空调”课程。专门给以上所述专业配套“制冷与空调工作原理与维修”教材比较少,且多为理论内容,很难与实际教学过程中设备及项目任务相适应。我校教授“制冷与空调”课程相关教师,经过多年教学积累与总结,同时参考其他教材与最新技术资料,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采用自编教学讲义进行教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项目式校本教材。二、校本教材开发与编写(一)整合专业课程,综合优化教材 ,。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学习“电子电工基础”专业课,二年级2个学期学习“制冷与空调”专业课程。按照我校教学计划,第三、四两个学期各安排10周与6周时间,共计16周课时用于“制冷与空调”课程教学,前10周用于电冰箱与空调制冷系统学习,后6周用于空调器电路与维修学习,课程结束后进行制冷设备维修中级工技能鉴定。从“制冷与空调”课程学习内容与中级工技能鉴定要求内容看,学习内容主要是操作技能与专业理论。由于学制学时限制,以及对电工、电子、制冷等理论要求,要对有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形成较为综合校本教材,才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制冷与空调”专业二年级学生只有1个学期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制冷与空调控制电路学习基础很欠缺,要对“制冷与空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编写内容全、涉及面广教材。由于16周教学内容都是“制冷与空调”内容,必然导致其他专业课程教学时间减少,所以要将有关专业课程整合到“制冷与空调”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学习内容与实用技术相结合,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优化了专业课程之间联系。 、电子线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脉冲与数字电路、无线电基础、传感器与控制等基础科目。在“制冷与空调”教学教材编写
浅谈项目式教学校本教材的编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