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重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研究摘要:本文将DEA模型与Bootstrap方法相结合,对重庆市3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4年的金融支持效率进行测C=j算,并对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没有达到有效前沿面,主要在于纯技术效率的低效。板块分析来看,新三板市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最高,其次是主板市场,而创业板市场的效率最低。聚类分析则表明,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不存在“双高型”,而“双低型”公司则占到近六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重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的建议。关键词: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Bootstrap-DEA方法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D0I1003-9031 ( 2016 ) 01-0023-.1003-、引言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作为支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为此,2010年1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更是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制定了相关支持政策。其中,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决定,重庆市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提出了实施“2+10”产业链集群建设方案,主要建设笔记本电脑和离岸数据开发处理“2”个全球重要基地;培育通信设备、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风电装备、光源设备、新材料、仪器仪表、生物医药“10”个“千百亿级”产业集群。重庆市出台的《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更加明确了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地位和目标。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在培育和发展的初期亟需金融资源的强有力支持。金融资源是有限的,金融支持效率的高低将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现阶段从效率的角度来研究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将具有更为现实意义。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提出时间较短,在此类产业中的金融资源数据,要么因为公开程度不高而难以获取,要么因为数据时间序列不够长难以进行计量分析,因此相关金融支持效率的研究主要对上市公司进行样本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选择与重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与Bootstrap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企业2014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测算,以此评价重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二、文献综述(-)国外相关文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提出的一个全新产业概念,国III外尚没有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做系统性研究。更多的以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新兴性以及技术创新等特点的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从金融某个主体或融资渠道对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或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银行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理论研究,Schumpeter(1912)研究发现功能齐全的银行能识别那些能生产创新产品并提供优良服务的企业并为之提供支持,从而促进产业创新[1]。Rajan和Hellwing(1992)以及Morck和Nakamura(1999)均认为银行阻碍了技术或产业创新,但原因不同:一是银行的信息优势削弱了企业的项目利润,不利于技术创新[2-3];二是银行基于谨慎原则不愿给予高风险项目以信贷支持,从而阻碍产业创新。实证研究,Alessandra和Stoneman(2008)分析了欧盟第二、三轮创新共同体数据,发现金融对新兴产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第二,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把视线转向研究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研究。Mowery和Rosenberg(1998)分析了1995—2000年美国新兴科技公司的风险资本增长数据,发现风险资本能有效促进新兴产业创新活动[5]oKaplan和Stromberg(2003)以及Casamatta(2003)则认为风险投资能较好地解决新兴产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门槛高、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技术创新[6-7]o(二)国内相关文献自我国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我国学者就对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致力于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功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金融体系构建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金融与战略性新兴
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重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效率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