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数控技术与产业发展技术探讨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毕业论文
题目数控技术与产业发展技术探讨
专业数控加工与维护工程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西安工业大学函授部
二 0 0 九年
摘要
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工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因此,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控机床是现代加工车间最重要的装备。它的发展是信息技术(1T)与制造技术(MT)结合发展的结果。现代的CAD/CAM、FMS、CIMS、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的。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知识是现代机电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
在我国,数控技术与装备的发展亦得到了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在通用微机数控领域,以PC平台为基础的国产数控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在数控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亦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商品化进程、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情况尤为突出。在新世纪到来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数控领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整体上全面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是数控研究开发部门和生产厂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完成此任务,首先必须确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从总体战略和技术路线两个层次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数控整机等几个具体方面探讨了新世纪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数控领域产业发展途径
目录
第一章总体战略 3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的区别 3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3
以科技创新为先导 4
在商品化上狠下工夫 5
将管理和营销作为产业发展重点 5
大力加强技术支持和服务 6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6
第二章技术途径 7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PC数控系统 7
推进数控功能部件的专业化生产结论 8
加速数控机床的全国产化,打好市场翻身仗 9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总体战略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对21世纪我国数控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数控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对我国数控领域存在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商品化为主干,以管理和营销为重点,以技术支持和服务为后盾,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将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数控技术和产业的总体战略。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的区别
数控机床可以完成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根本不能加工的数控机床对零件的加工过程,是严格按照加工程序所规定的参数及动作执行的。它是一种高效能自动或半自动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适合于复杂异形零件的加工
数控机床可以完成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根本不能加工的复杂零件的加工,因此在宇航、造船、模具等加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加工精度高
加工稳定可靠实现计算机控制,排除人为误差,零件的加工一致性好,质量稳定可靠。
高柔性
加工对象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体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可大大节省生产准备时间。在数控机床的基础上,可以组成具有更高柔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FMS。
高生产率
数控机床本身的精度高、刚性大,可选择有利的加工用量,生产率高,一般为普通机床的3~5倍,对某些复杂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可以提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劳动条件好
机床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环境较好。有利于管理现代化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中国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数控技术和数控机床的发展十分重视,通过引进技术和科技攻关,经历了“六五”、“七五”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八五”开发自主版权数控系统,“九五”的商品化、产业化,已为数控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中国数控技术已由研究开发阶段向推广应用阶段过渡,也是由封闭型系统向开放型系统过渡的时期。现已出现了一批能百台成批量生产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的企业。在数控技术软件上,一些单项技术已接近。
     中国主要数控机床生产厂共有100多家,其中能批量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42家(国有企业30家,民营企业5家,合资、独资企业7家),平均年产80-150台,几家重点企业年产量可达1400-1700台;数控系统(包括主轴和进给驱动单元)生产企业共75家;但具有一定批量生产的企

数控技术与产业发展技术探讨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