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高职教育的分层次教学.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述高职教育分层次教学当今社会,人才是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核心资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如何培养?我国职业教育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国高职教育定位是服务于社会,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同时个体差异使学生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别,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造成自我约束力较差、纪律散漫等。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良好学风,笔者认为应该大力提倡分层次教学。 1 分层次教学概念所谓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受教育者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分类排队,按照由高到低顺序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针对每个层次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借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一种教学方式。 2 分层次教学必要性首先,学生具有不同智力、能力优势,必须进行分层次教学。由于基因、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因素作用,不同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状况是不同。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经过大量科学实验研究,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智力有七种类型组合,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与自我内省智能。15年后,他又补充了第八种: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智力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衡量学生智力优劣依据,智力分成智力性与非智力性,不同学生具有不同智力组合,因而具有不同优势领域,有必要区别对待。其次,这些高职毕业生去向有两种:一是就业;二是升学。就业与升学不同发展方向对教学提出了不同要求。实行分层次教学,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知识水平、发展方向选择层次。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而且为教师施展才华,进行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环境。第三,实现分层次教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自我实现需要。总所周知,马斯洛需求等级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五类,该五类需求重要性依次递增。(1)生理需求。即人类维持生命基本需求,如对食物、水、衣服、住所、睡眠等需求;(2)安全需求;(3)被接纳被融入需求:(4)被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需求。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级别需求。高职学生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情况下,理应有更高理想与追求,实行分层次教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合理地进行人生规划,有利于完成自我实现。综上所述,积极推进分层次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就业,完成自我实现是非常必要。 3 分层次教学方法 ,在对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同一阶段应有不同目标要求,既有高层次目标,也有低层次目标。对教学目进行合理分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分层次教学实践工作,也有利于分层次教学工作长久地贯彻、执行下去。 ,并能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平时积极主动学习相关课外知识。中等生要能够领会该门课程授课计划规定大部分内容,并能形成自己观点,具有一定课外学习主动性。困难生要能够领会该门课程授课计划规定基本内容,记忆并能复述所学观点。 ,要逐步提高实践课时占总课时比例。教学过程是整个分层次教学改革中重点,如果组织、设计得当,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潜能。优等生学

浅谈高职教育的分层次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