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分类第一节土的组成、(土粒)的大小、形状、矿物成份及其组成情况是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各自颗粒的特点。(1)研究土颗粒级配的意义:粒径变化性质变化(2)粒组与界限粒径:按尺寸对颗粒进行分组,分界尺寸的界限粒径。(3)(1)定义:各粒组在土中相对百分含量。(2)颗粒级配的试验分析方法:<1>筛分法:风干、分散,过一套不同孔径的标准筛,对>;<2>沉降分析法:;;水力当量直径。(3):常用于土工试验报告书,数据准确。:(为什么用对数;级配曲线表示土粒组成;指标:=:;,水对土性影响很大。:(1)相态分:固、液、气;(2)与土颗粒相互作用关系:内部结合水、结合水、自由水。(吸附水)(1)定义:电分子吸附,引力达几千至几万大气压,牢固粘结。(2)形成机理:负电荷、电场、阳离子、极性水分子、定向排列。(3)强结合水及特征:受颗粒电场吸引,紧紧吸附于颗粒周围的结合水称为强结合水,厚度几个分子。特征:没有溶解能力,不能传递水压力,性质近于固体,~,难于蒸发,难于结冰(-780C),具很大粘滞性、弹性和抗剪强度。仅有强结合水时,粘土坚硬,沙土散。(4)弱结合水及特征:弱结合水是强结合水外围的结合水膜。特征:不能传递静水压力,可向邻近水膜移动;冰点-~-30,弱结合水大时,粘性土可塑。(1)定义及特点:电场引力之外土中孔隙水,冰点0oC,有溶解能力,能传递静水压力与普通水一样。(2)重力水:地下水位以下含水层中自由水;重力或压差作用下自由移动,渗流对土粒有浮力作用。(3)毛细水:;;,土颗粒的粒径尺寸和表面张力等;:无粘性土的“假粘聚力”,防潮、浸湿、胀冰。::渗透性减小,弹性增大,延缓土体变形随时间的发展过程。、融陷现象及过程简述:电场力剩余,:(1)土的种类;(2)土中水的条件;(3)温度的影响。(一):土粒的结构是指由土粒的大小、形状、相互排列及其联结关系等形成的综合特征。土的结构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三种。,全部粗粒土具单粒结构,粒间力弱。具紧密或疏松单粒结构土的工程特性。:粉粒(~)水中单个下沉,碰上已沉积土粒时,相互引力大于重力,停止下沉于接触点上,逐步形成连环状单元;很多这样的单元连接起来,就形成孔隙较大的蜂窝状结构,单个孔隙远大于土粒尺寸,上覆压力小时,压缩性大。:粘粒在水中长期悬浮而不下沉,当遇到电解质浓度较大的环境时,结合水膜变薄,凝聚成集粒下沉,并与已沉积的絮状集粒接触,形成类似蜂窝而孔隙更大的絮状结构。(二)土的构造土体中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结构形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土的集合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不同阶段沉积物成分、颗粒大小或颜色不同而呈现竖向、水平交错成层现象。:结核构造、砂类土的分散构造,粘性土的裂隙构造。第二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是三相组成体系,表时示土的三相组成部分的质量和体积比例关系的指标叫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反映土的许多基本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土的力学性质。土的三相组成示意图:=n=×100%反映土中空隙含量的物理量,n直观,但e方便。:Sr=×100%饱和度反映空隙中被水填充的程度,砂土按饱和度分为:稍湿(Sr<50%),很湿(50%<Sr≤80%),饱和(Sr>80%)=(g/cm3)==(浮密度,有效密度)土的干密度过去常用以评定土的密实程度的标准<≤≤=g=g=g=g(KN/m3)::包括碎石、砾石和砂类土等单粒结构的土。无粘性土粒间联结力很弱,其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密实度。:不同级配的土e不能反映其相对密实
土的物理性质及其工程分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