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标准.doc《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标准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是我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与岗位技能课,是本专业十分重要的骨干课程,是继《建筑构造与施工图识图》、《建筑工程施工》、《建筑结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量》课后开设的一门课程,它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计价》等专业课打下基础。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概念、计算较多,图、表复杂,紧密联系实际。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掌握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施工方案设计、进度计划编制、料具管理、安全管理等专业知识的,能够独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建施工队伍、整合施工资源、落实施工任务、完成工程目标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二、 课程教学目标品德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真务实、认真负责、i丝不苟、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增强学生的全局观念和遵守规范、标准、工艺、程序、严格照图施工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知识目标:对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认知目标分为四个层次: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点的内容、含义、特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范围。理解:懂得知识点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特点、规律、适用性、与其他知识点和整个知识体系的关系以及知识点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等。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点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特点、规律、适用性、与其他知识点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关系去认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问题。熟练掌握:对多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能够综合应用,并能解决较为复杂的工程问题。能力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分为四个方面:(1) 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学生面对复杂工程现象时运用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理清思路,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要点,从而解决问题。(2) 实际应用能力:是指能否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原理、措施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施工方案的选择,工序排列,施工进度的编制,材料、机械、劳动力和资金的需要量编制及合理安排、施工平面图的布局、对新技术的应用等。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是对施工现场生产资料、劳动力、建筑产品以及各方面关系等的全面协调、布置和综合安排等。体现在对人、材、机、方法、环境、技术资料、资金、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管理等。创新能力:主要是对工艺、程序、施工组织方法、管理方式等的更新和创新。技能目标:能独立完成建筑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选择、工程量计算、技术交底资料编制、施工管理资料的编制、施工平面图设计等工作。能运用各种建筑资料和建筑标准、规范解决工程问题。职业目标:在图纸会审、技术交底中能够发现可能影响施工组织与管理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和处理措施的建议。在施工中能够协调安排各施工工序、各施工要素,使工程按进度计划进行。能够依据图纸和有关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概预算等。三、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确定的原则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注意与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相衔接,按照“加强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适度弹性,兼顾体系”的原则。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教学内容的安排尽量采用“先概念,后实例,再体系”“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IH主学习,逐步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浓缩理论体系,强调实际应用。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贯彻深入浅出、由易到难、由局部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程教学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