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坪隧道2011~2012年第一学期量测方案设计院系:轨道工程系专业: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班级:隧道3104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郭亚宇2011年11月15日目录工程概况·································(3)监控量测·································(3)监控量测的目的···························(3)监控量测的内容···························(4)监测频率·································(5)监测点布置·······························(6)地表沉降监测·····························(6)监测信息反馈与预报·······················(7)工程概况隧道进口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下甘子沟,隧道进口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干溪沟,隧道起讫里程DK500+080~DK500+992,全长912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183m。%0的上坡,隧道11m位于R-4500m的左偏曲线上,31m位于R-。监控量测现场监控量测不仅检测施工阶段围岩和施工动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是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作时间的依据。检测项目:洞内外观察,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地表下沉及围岩内部变化。量测断面间距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断面尺寸及埋置深度确定,级围岩地段为5~10m,级围岩地段为10~30m,级围岩地段为30~,反馈围岩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和支护,衬砌的可靠性等信息,预测可能出现的施工隐患,防患于未然,保障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根据“新奥法”原理,通过围岩量测,确定初期支护和2次衬砌的合理施作时间。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应力量测,了解支护构件的作用与效果,及时修改支护参数,优化施工方案。积累第一手资料,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变更施工方法,为今后的设计和时光能够提供参考依据。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根据苏家坪隧道的具体条件,隧道主要进行必测和选测项目的监控量测工作。1必测项目:①围岩与支护状态观察,②周边位移监测,拱顶下沉监测。以上各项的断面设置间隔要求为:洞口段m,洞身段m,隧道左右线共长m,其中洞口m,洞身m,洞口监控量测断面数为,洞身监控量测断面为个,断面总数为个。2选测项目:①洞口浅埋段地表沉降监测,②围岩与喷层接触压力监测,③钢支撑内力监测。以上项目设置要求为:洞口浅埋段要求测试①,②,③项;在洞身段对应Ⅳ,Ⅴ级围岩各类支护类型要求对②,③项分别测试1~2个断面。测试项目类别序号量测项目仪器设备监控量测目的必测项目1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描述地质罗盘等了解岩性、结构面的产状及支护、裂缝的发展和施工实际围岩级别情况2拱顶下沉水准仪、长卷尺及时掌握隧道整体的稳定情况,确定二次衬砌的合理施作时间 3周边收敛收敛仪及时判断围岩的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的合理施作时间。选测项目4洞口浅埋段地表下沉水准仪与拱顶下沉对比,间接反应洞口浅埋段的稳定及隧道拱部以上围岩的变形情况。 5围岩与喷射砼层之间接触压力压力盒判断复合式衬砌中围岩载荷大小的情况。 6钢支撑内力钢筋计监控量测型钢支撑内应力,确定作用在型钢支撑上的压力大小;判断型钢支撑尺寸、间距及设置型钢支撑的必要性。监测频率每个测点测取读数的频率不少于规范要求,同时要满足各个隧道工程需要。对于采用部分开挖的地段,如正台阶开挖,上班断面开挖和下班断面开挖不在同一时间,当量测断面工作状态发生改变时的前后一个星期之内活距离测点洞跨以内是按1次/天的频率采集数据,将会比规范要求的次数几乎多一倍。如埋设的测点量测期间遭到破坏,恢复以后按新埋测点要求采集读数,这样也必须增加采集数据的次数和数据采集量。测点的布置应把测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断面的关键部位上(如拱顶、拱腰、边墙等),并对各测点逐一进行编号。埋设压力盒时,要使压力盒的受压面向着围岩。在隧道壁面,当测围岩施加给砼层的径向压力时,先用水泥砂浆或石膏把压力盒固定在岩面上,在谨慎施作喷砼层,不要使喷砼与压力盒之间有间隙,保证围岩与压力盒受压面贴紧。地表沉降监测目的监测和掌握盾构施工过程中地面点的垂直位移变化情况和垂直于盾构轴线方向量测断面土体沉降的特点。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变形观测专用铟刚尺。水准仪精度:±。拓普康自动安平水准仪,精度:±,按月提交监控量测阶段报告,如遇量测数据异常及险情,以紧急报告或异常报告的形式向业主、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
苏家坪隧道量测方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