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基础管理
和班组长素质修炼
主讲张春荣
做事先做人,管人先管己;
班组长首先是应该员工的人品导师。
第一部分班组管理基础理论
管理的基本概念:过问、干预、监督、处置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泰勒:
木村博夫:
美国商学院
传统管理
科学管理
X理论
Y理论
Z理论
人本管理 TWI理论
H﹠C理论
三句话: 点亮;回归;共创。
三种关系: 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
实现四个和谐:人和、物和、心和、利和
中国古代管理哲学:
儒
佛
道
传统文化
西方管理学的来源:心理学
社会学
行为学
边缘科学
第二部分班组管理与班组长
班组长的角色定位:
咱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官”?
怎样理解“兵头将尾”?动手能干,指挥有力。
班组长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角色:
参考资料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全国部分企业
基层管理现状的调查结果
类型比例表现形式
兄弟型管理 40% 既严格又不强制,既亲密又不违犯原则。成员关系和睦,效率高
领导型管理 21% 班组长有威严,但下属与其保持距离,局面稳定但气氛压抑,效益欠佳
劳模型管理 8% 仅凭班组长的影响和个人魅力,有榜样作用但缺乏组织力
专家型管理 14% 凭管理者一流的专业技术,却因为缺乏技巧而使管理不到位
哥们义气
型管理 12% 一团和气,不讲原则,表面和谐,但容易隐藏问题
把头型管理 5% 搞一言堂,缺乏交流,靠强势管理,短时间也许有效,但极易激化矛盾,酿成后患
班组长的角色:
是班组生产的组织、协调和指挥者;
是生产技术和安全的带头人;
是班组员工的技能教练和知心朋友;
是班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
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具有行为标兵和形象示范作用;
具有落实任务,组织实施的管理作用;
具有与上级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他必须是生产技能的带头人;
班组长和上级领导的区别在哪里?
1、中层的概念:
大企业的部门经理、处室负责人,没有独立账户的生产单位主要领导;
中、小企业的车间主任、工段长和具有独立业务的部门经理。
2、基层的概念:
从事企业管理的单元,企业的最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他们的“定位”是企业的“兵头将尾”。
●企业管理的中层(车间领导)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凝聚所在团队的力量;
监督和督促所属员工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
准确传达上层领导的理念、决策和思路;
将基层的意见和建议科学梳理后及时反馈。
●企业基层管理者(班组长)的角色和角色认知
我是谁
我的职责范围是什么
是谁给予我的职责
上司对我的期望和要求是什么
下级对我的期望是什么
我有什么能力和特长
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
职责允许我做什么
环境不允许我做什么
我应该怎样适应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领导和管理者、高层和中、基层的区别在那里?
●什么是领导?
决策、制定政策和法规,发挥影响力;凝聚队伍,激励下属,选择并确定有效的沟通渠道,保持队伍的稳定和向上;
领导的职责:决策、立法、导向、统帅、宏观控制、指挥、协调;
处理组织内部的冲突;
帮助下属提升能力,达成目标,实现发展。
●什么是管理者?
管理者是通过他人的工作达成目标的人。其主要职责是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调动和激励下属,围绕着组织的目标去工作,具体表现为计划、组织、执行、协调和贯彻落实。
●企业管理使命对高层的要求是:头脑冷静,善于学习、知识丰富,独立思考,具有通才能力。
●企业管理对中层的要求:善于学习,忠诚,敢于挑战和优秀的执行能力。
●企业管理对基层的要求:学习,执行,积累、发展
●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和划分:
经营者:总经理
管理者:各级部门经理和生产单元负责人
●什么是班组长?
班组长的职责:
班组长的基本职责有两大部分:
管理职责:班组人员的管理
所辖设备和物品的管理
班组工作的过程管理
信息和时间的管理
班组的学习和培训管理
维权职责: 对员工的全面发展负责
对员工的人身安全负责
对员工的合法利益负责
班组长的素质要求:班组长应该什么样?
优秀的政治素质与遵纪守法;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情商修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合格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忠诚的人格和形象塑造等。
班组长的个人素质是班组管理优劣的关键因素!
参考资料:现代企业对班组长的素质要求: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原则要求)
道德和思想素质要求
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诚实守信,为人表率
高专业技术人员
善解人意,作风民主
思维科学,勇于创新
文化和业务素质要求
具有本岗位工作需要的相应学历要求
班组基础管理和班组长素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