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docx《诗词格律简捷入门》目录概述平仄(01)关于近体诗(02)平仄的基本格式(03)“对”和“粘”的规则(04)五言绝句的其他格式(05)五言律诗(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07)格式以外的规则第一、“一三五不论"第二、“孤平拗救”第三、“三四字互救"第四、"对句相救"简便的公式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小律和排律对仗律诗的结构对仗的基本含义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工对的追求宽对的必要“合掌"之忌诗韵关于押韵诗韵和新韵诗韵的由来和延续关于平水韵(05)现代人用诗韵的困难和解决办法(06)关于邻韵(07)关于诗韵改革(五)关于词(01)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02)词的平仄(03)词的句子长短(04)词的对仗(05)词的押韵(06)词韵(07)词的一些专门术语&&&&&&&&&&&&&&&&&&&&&&&&&&&&&&&&&&&&&&&&&&&&&&&&&&&&&&&&&&&&&&&&&&&&&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随便踢就没有意思了,没有规则就没有球艺。我们不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待格律对诗词创作的约束,掌握诗词格律并不难,只要有兴趣学,只要学习得法。本文试图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讲清诗词格律的全部主要内容。掌握诗词格律,需要了解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应着重弄懂的主要是两点:一是平仄,一是用韵。这两点又是互相作用的。(二)平仄诗、词都要讲平仄,现在我们先讲诗律的平仄。(01)关于近体待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02)平仄的基本格式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这个“基本格式肆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邙日平”字;“仄J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述。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试举两例。例一: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原因,后面会讲到。)例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一,,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03)“对”和“粘”的规则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覽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覽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覽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化“失粘",就是毛病。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J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S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覽“对"和“粘S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汀和穹护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汨”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驾可'‘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第三句的篁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