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第一章城乡规划管理概述 1 城乡规划管理基本内容和特性基本内容( 1)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 2) 依法审批城乡规划( 3) 城乡规划实施( 4) 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特性⑴就管理的职能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服务性和制约性。⑵就管理的对象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宏观性和微观性。⑶就管理的内容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⑷就管理的过程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⑸就管理的方法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规律性和能动性。 2 城乡管理的基本原则⑴依法行政的原则⑵系统管理原则⑶政务公开原则⑷公众参与原则 3 城乡规划决策的类型和含义含义: 就是城乡政府和城乡规划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实现城乡规划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乡建设活动的方向、项目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类型(1) 最优决策和满足决策指最有效地达到既定管理目标的决策。(2)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是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操作作规程进行决策。 4 如何提高城乡规划决策技术优化决策结构,提高决策技术水平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第二章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 1 简述行政领导的含义导行政领是行政组织或机构的管理者通过一定方式指挥影响组织内的个体成群体,从而实现一定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2 结合城乡管理工作内容,谈谈如何提高行政效能。提高行政效率应该采取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方法,应该把重点放在改革和完善行政内部的体制、结构、程序和提高人员的素质上。把重点放在改善内部环境上, 主要从 4 个方面进行自我改革和完善。(1) 改革组织体制。(2) 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完善行政过程。(4) 实现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3 行政法治原则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含义?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管理权的存在与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具体内容包括 4 方面内容: ⑴行政行为主体合法、⑵行政行为内容合法、⑶行政行为程序合法、⑷行政行为权限合法。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要求行政机关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某一些特殊的情况下, 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 经法律授权的特定的一级政府批准, 行政机关可以, 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与法律依据想抵触的措施,事后必须报法定国家机关予以确认。 4 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所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行政行为的成立, 是指行政行为应具备法定的成立要件, 才能构成行政行为、具备行政行为的效力。行政行为成立的共同要件是: (1) 行为主体合法(2) 行为客体合法(3) 行为内容合法(4) 行为程序合法( 5 )形式合法 5 行政救济的含义,结合规划管理工作实践谈谈行政救济在规划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是指当事人的权益因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或不当行政而直接受到损害时, 请求国家采取措施,使自己受到损害的权益得到维护的制度。 6 城乡规划依法行政有哪些基本要求(1 )合法行政( 2 )合理行政( 3 )程序正当( 4 )高效便民( 5 )诚实守信( 6 )权责统一第三章城乡规划法律法规 1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为,尊重群众意愿, 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摘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