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剧情: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冲破约束,私出游园,触景生情,困乏后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从此一病不起,怀春而死。杜宝升官离任,在女儿的墓地建造了梅花观。柳生进京赴试,借宿观中。他在园拾得杜丽娘殉葬的自画像,请有所钟,终于和画中人的阴灵幽会。柳生依暗示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成夫妇,同往临安。杜丽娘的教师最良看到墓地情况,柳生又不辞而别,就往临安向杜宝告发柳生盗墓之罪。柳生在临安应试后,恰逢金兵南侵,延迟放榜。安抚使杜宝在被围。柳生受杜丽娘嘱托,送家信传报还魂的喜讯,反被囚禁。金兵退却后,柳生高中状元。杜宝升任同平章军国大事,拒不承认婚事,强迫女儿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才得到和解。梅兰芳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游园惊梦,汤显祖《牡丹亭》一折,原作统称《惊梦》,其中“观之不足由他缱……”那支曲牌,也不叫[尾声],而叫[隔尾],戏至此未完。在乾隆年间《缀白裘》里已分为游园和惊梦两折,[隔尾]也改成[尾声]了。我来解释一下。游园先谈《游园》。〔绕地游〕,杜丽娘上唱:“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这三句是剧作者介绍杜丽娘在一个春天的早晨起床后,站在幽静的庭院里,听到黄莺的叫声。一上场就写出她独居深闺,闷闷无聊的心情。杜在小锣里出场,九龙口站住,开始唱“梦回莺啭”,再慢慢地边唱边走,唱完“院”字,转身向里走去,接着春香就上场了。她刚出场,披着斗篷,不能多做戏,所以身段不多,只是唱到“莺啭”向高处一指,“深院”平着一指,唱完坐下。春香上唱:“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春香用轻快的步子上场,边唱边走,“尽”字已到台口,“沉烟”穿手、蹲身,“抛残绣线”做理线式,“恁今春关情似去年”进门,转身蹲下,向外一指。杜、春二人同样都是旦角,而春香唱的尺寸,应该比杜丽娘快些,动作也要活泼些,否则就分不出她们之间的年龄和身份了。因此,昆曲里把她们分别叫“五旦”“六旦”。春念:“小姐。”念毕站在小边。杜念:“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梅关”是指大庾岭,、交界的地方,宋朝在此设有梅关。这是说杜丽娘清晨起来,带着隔夜的残妆遥望梅关。春念:“你侧著髻子,恰凭栏。”这是从春香的口中在刻划小姐的应时春妆。杜念:“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这是说杜丽娘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烦闷,割也割不断,越理越乱。春念:“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这是说杜丽娘已经告诉催促开花的黄莺和燕子要爱惜春光,留给她们多看几看。以上几句念白都押了韵,这是剧作者借了剧中人之口,在向观众介绍一些剧中的主要情节。柳梦梅家住岭南,他从到来,必经过大庾岭,“望断梅关”,暗指杜丽娘日后朝思暮想的意中人就是柳梦梅,事实上杜丽娘当时并没有真的在望梅关,春香也不可能对莺燕下命令。所以除了“髻子”一句,春香有左手掐腰,右手指头的身段外,其余都没有做派,下面念的才正式进入戏里的生活。杜念:“春香,可曾吩咐花郎,扫除花径么?”春念:“已吩咐过了。”杜念:“取镜台过来。”春念:“晓得。”春香下场取了镜台再上场。春念:“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在此。”杜念:“放下。”春念:“是。”春香把镜台放在大边斜摆着的桌子上。杜念:“好天气也。”这是一句叫起板来唱的念白。“也”字的念法,要先由细而慢慢地放出来。〔步步娇〕,这支曲子的容是描写杜丽娘在闺房的生活。杜唱:“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上句是说明幽静的庭院里吹来了花絮,下句是形容花絮在春天的庭院里飘荡的样子,由飘来的一线游丝引起了杜丽娘的万缕情丝。“来”字站起来,春香有一句夹白:“请小姐梳妆。”杜丽娘就边走边唱走向妆台。“院”字坐下。“摇漾”,春香替她解下,还做一下梳头的姿势。杜唱:“停半晌。”这句的意思是歇一会儿,没有身段可做。春想利用这个时间,给杜丽娘脱斗篷。杜唱:“整花钿。”整理鬓花后站起来。杜唱:“没揣菱花,偷人半面。”“没揣”是没有想到的意思。“菱花”是镜子,这就是说杜丽娘在镜子里突然看到了自己的半个脸。“没揣菱花”,左手扶桌,右手翻袖高举,先看桌上摆着的大镜子,再看春香在她背后举着的小镜子,然后回来又看一次大镜子。“偷人半面”,杜、春二人转身脸冲里,照前样看三次。杜唱:“迤逗的彩云偏。”“迤逗”是牵惹的意思。这是说,刚才镜子里看到的是自己的半个脸,因而牵掣着只能看见云鬟的偏影。“彩云偏”,杜在大边,可再照照镜子,或整整衣袖。春香回身去取折扇、团扇各一柄。杜唱:“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这句的意思是说,老关在屋里,谁能看见我呢?“我步香闺”,杜转身仍在大边,接过春香给她拿的折扇,投袖。“全身现”,用合着的扇子向外指半个圈。〔醉扶归〕,这支曲子跟上面的〔步步娇〕是连着唱的。春唱:“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汤显祖原著里,这两句仍规定由杜丽娘唱,它在“你道”前面,春香有一句夹白:“今日穿插的好”,文气
牡丹亭曲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