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doc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课题名称:小字实施环境教育甲途径研% 课题类别:重点I"立项 课题负责者: 周建新 工作单位: 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组织鉴定单位: 鉴定方式: 鉴定口期: 一、成果简介(包含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人心,环境教育也从单纯强调人与自然相和谐转向以环境与发展为核心,从教育的边缘移到了教育的中心位置。环境教育被视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国内外关于环境教育的定义颇多,但有一个共识:环境教育是一个教育过程,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素质,从而使人与环境的关系相协调。本文提到的“环境素质”主要指环境科学基础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对待环境问题的价值观和态度。我校的环境教育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环境教育使小学生环境素质健康和谐地发展,为培养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木课题研究的特征在于不求系统,唯求有所突破,通过校园建设与管理、课堂教学渗透、课外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多种形式展开。一、 加强校园的环境管理,营造整洁优美育人环境制订和实施全校绿化、美化、体现环保的设计与宣传等环境建设工作的措施和计划。开展节俭教有、环境保护教存,使学生知道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德要求,知道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的基木条件。二、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抓好学科环境渗透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而环境教育的综合性特征,就要求各科教学均应参与其中。首先,找准备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其次,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再者,及时交流环保信息。三、 拓展环境教育新领域,开展环保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课外活动更是小学环境教育的重点,因为它更能有效地向学生普及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可以这样讲,没有形式多样的课外环境活动,就是不完整的环境教育。我校的做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通过教育和实践,学生获得一定量的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知识,作出科学判断的能力有所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对待环境的价值观和态度更加正确;学生逐步认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并形成新型的环境与发展观,并能在环境活动中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四、 践行绿色教育新理念,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过程,是实现环境教育目的的根木途径之一,也是受教有者身心得到发展的载体。以环境教存的目标为校木课程开发的基木依据,成立以该课题研究成员为主要对象的开发小组,以学年为单位,确定学年环境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编写活动方案。在实践的基础上,再逐渐整理成章,命名《绿色家园》。通过多年环境教育,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教育的人际环境初步形成,师生员工有很强的凝聚力,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是确保我校环境教育顺利实施的精神动力,是核心和灵魂。我们逐步探索出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多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