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6年刑法试题及答案六.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6 年刑法试题及答案六一、单项选择题 1. 李某因倒卖外汇于95年9 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 5年。修改后的刑法实施以后, 李某提出申诉, 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 要求改判无罪。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 撤销原判,改判无罪 B. 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 C. 驳回申诉,维持原判 D. 考虑到李某已服刑 2 年,改判为有期徒刑 2 年并予释放 2. 路某(15 岁) 先后唆使张某(15 岁) 盗窃他人财物折价 1 万余元; 唆使李某(19 岁) 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 2 000 余元;唆使王某(15 岁) 抢劫他人财物计 1 500 元。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 盗窃罪 B. 抢劫罪 C. 绑架罪 D. 抢劫罪、绑架罪 3. 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 甲为了止住其哭闹, 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 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 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 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 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A. 间接故意 B. 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4.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 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根据刑法第 20 条第 3款, 王某将抢劫犯杀死, 属于正当防卫 B. 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5. 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 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A. 故意伤害罪 B. 正当防卫 C. 防卫不适时 D. 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6. 赵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 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 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 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应如何处理?() A. 应当不处罚 B. 应当从轻处罚 C. 应当减轻处罚 D. 应当免除处罚 7. 甲乙共同盗窃, 乙在现场望风, 甲窃取丙的现金 3 00 0 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 甲逃脱, 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 A. 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 B. 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C.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 D. 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二、多项选择题 1. 陈某(15 周岁) 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 3 万余元的计算机原器件( 事发后均被追回) 。问: 对陈某应当如何处理?() A. 追究刑事责任 B. 不追究刑事责任 C. 从轻、减轻处罚 D. 责令他的家长加以管教 2.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脱逃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 B. 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 C. 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D. 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单位 3. 黄某意图杀死张某, 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 即放火致使值班室烧毁, 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A. 间接故意 B. 过于自信的过失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意外事件 4. 甲欲开枪杀乙, 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 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 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5. 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 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 2 300 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 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 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 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 D.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6. 下列有关犯罪预备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犯罪预备既可以是为了自己实行犯罪而预备, 也可以是为了他人实行犯罪而预备 B. 实施预备行为后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的,属于犯罪预备 C. 犯罪预备阶段的行为既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也可能成立犯罪

2016年刑法试题及答案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576268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