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浅圆仓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doc浅谈浅圆仓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III浅谈浅圆仓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隋成波(辽宁省鞍山市第二粮库,辽宁鞍山114041)摘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北方自然低温,采用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夏季采取压盖隔热措施保持粮堆的“冷心”不被破坏,使储根维持在低温状态,达到减缓陈化,安全储粮和保鲜的目的。关键词:浅圆仓;粮食储藏;低温;机械通风;谷物冷却为了改变我国粮食仓容量不足,流通状态落后,仓储设施不配套的局面,我国在1998年将浅圆仓作为一种新的仓型引人到新仓建设中,并为之配备了机械通风、电子检温、环流熏蒸、谷物冷却4项储粮新技术。对各基层粮库保粮工作人员来说,浅圆仓储粮工艺是新事物、新技术,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应用经验。因此,探讨浅圆仓储粮新特性和掌握储粮管理规律成为当前国储库鱼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进一步掌握、探讨和完善4项储粮新技术,笔者结合我国北方地区储粮环境特性,开展了浅I员1仓低温储粮的生产性试验。利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二粮库已建成的2座浅圆仓和2座立筒仓进行了低温储粮对比试验,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浅圆仓低温储粮的相关技术,为寻找一套适合东北地区储粮环境的成熟、高效、实用的储粮方案提供参考。1低温储粮原理低温储粮是指通过自然或机械的方法,使粮堆的温度长期保持在15°C以下,从而降低粮食的呼吸强度,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或降低粮食的损失,延缓储粮品质的陈化,以达到安全储粮和保鲜的目的。(低于40、45°C以下),粮食的呼吸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成倍增加(例如:小麦温度由15C上升到25°〜,10C时的呼吸强度是0°,因此,采用低温储粮的办法可以降低粮食的呼吸作用,增大粮食的储藏稳定性。~40°C,在低温条件下储粮微生物生长繁殖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因此,合理地控制粮食温度和湿度能够有效地防止粮食霉变的发生。,其体温随外温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条件下,当温度低于15C时,大多数储粮害虫的身体开始出现冷麻痹,害虫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当温度低至5~10°C,害虫开始出现冷昏迷,活动受阻,不能取食,结果造成害虫衰竭死亡;0C以下时,害虫因体液结冻而死亡。因此,低温储粮不仅能抑制储粮害虫的生长与发育,还能对储粮害虫起到防治的效果,是杀灭储粮害虫的有效手段。,呼吸消耗的干物质较少,粮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酸性物质等变化缓慢,粮食的品质相对较好。低温储粮不仅保证了粮食的品质,而且减少了熏蒸次数,减轻了药剂的污染,更适合于高品质粮食的储藏。2试验目的由于浅圆仓单仓储粮数量较大,粮层相对较厚,加之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冬季,利用自然冷源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将粮堆温度降低到低温标准后,再对粮堆采取隔热保温措施。在夏季外温回升期间,粮堆内部依然能够保持“冷成'状态,确保粮堆内绝大多数粮食长期处于低温条件,这对于延缓粮食品质的陈化,防虫,防霉以及改善粮食加工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这次浅圆仓低温储粮生产性试验,努力探寻一种切实可行、经济高效适合我库实情的低温储粮新工艺,提高我库的科学储粮和仓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浅谈浅圆仓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