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南方网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取决于人才的实际状况。着眼于党和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近年来,中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和人才强国战略,并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的要求和新思路,强调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党管人才的要求,开拓人才工作新视野,创新人才工作新机制,形成人才工作新优势,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当务之急是要深化对党管干部原则和党管人才要求的认识。党管干部原则的实质是坚持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党管干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更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些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第99页) 在干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党管干部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1)党管干部原则从党的领导原则衍生而来。十六大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都要通过组织领导来保证。党要实现组织领导,关键就是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2)党管干部原则突出强调党组织在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宏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党管干部主要是管路线、管方针、管政策。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制定正确的干部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并通过党的组织渠道监督和保证这些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不能否定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不能否定党作为干部管理的主体地位。(3)党管干部原则不是抽象的,历来都有一定的党管干部体制与之相对应。党管干部原则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党管干部体制,在干部管理权限等内容上有多次变动和调整,但都体现了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对党管干部原则的坚持。(4)党对干部的管理,无论是直接管理,还是间接管理,都要尊重并严格执行宪法与法律。应在宪法与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能违背宪法与法律的规定,不应由党组织直接干预或代庖应该由党以间接管理方式管理的干部管理事务。(5)党管干部原则体现了党对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使用等全面管理的职能作用。它虽涵盖从干部考察、选拔、培养教育、任免、监督等干部工作的全过程,但更多体现在干部路线、方针、政策覆盖全过程,而不必是由某个部门管理全过程。要科学行使和运用管理好党委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免、调配权。党管人才要求的实质是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人才的作用,集聚优秀人才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工作的重要性。8月7日,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时进一步强调:“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2002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这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是全面指导我国人才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同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12月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根据人才强国战略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明确提出了“党管人才”的要求和新思路。中央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党管人才”的要求,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指导原则。“党管人才”的战略决策不仅扩大了组织工作的视野和领域,而且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工作着力点。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方式,能够不断整合人才工作力量,提高人才工作水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5月23日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等问题,提出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一人才工作的紧迫任务,强调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
党管干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