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剪力墙布置规则和层间位移限值.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剪力墙的位置: 1 )遵循均匀、分散、对称和周边的原则。 2 )剪力墙应沿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布置。3) 剪力墙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附近、平面形状变化处、恒荷载较大处以及楼(电) 梯处。 4 )在平面布置上尽可能均匀、对称,以减小结构扭转。不能对称时,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接近。 5 )在竖向布置上应贯通房屋全高,使结构上下刚度连续、均匀。 6 )可布置成单片形(不少于三道,长度不超过 8m )、L 形、槽形、工字形、十字形或筒形最佳, H/L ≥2。7 )洞口布置在截面中部,避免布置在剪力墙端部或柱边。(2) 剪力墙的间距: 为了保证楼(屋) 盖的侧向刚度, 避免水平荷载作用下楼盖平面内弯曲变形应控制剪力墙的最大间距。(3 )剪力墙的数量:与结构体型、高度等有关。从抗震性考虑,在一定范围内数量越多越好; 从经济性考虑, 数量太多会使结构刚度和自重很大, 地震力和材料用量增大, 造价提高, 基础设计困难。因此,剪力墙的数量应适宜,只需满足侧向变形的限值即可。(剪力墙的数量: 规范要求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距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距的 50% ) 成片的剪力墙最好对称布置, 必须遵循“均匀、对称、周边、分散”的原则。因为在地震时全靠它抵抗地震剪力。高层建筑的层间位移限值层间位移限值是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在规定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限值时划分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高度不大于 150 米的高层建筑, 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框架结构为 1/550 , 框架- 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为 1/800 , 筒中筒、剪力墙结构体系为 1/1000 , 框支层为 1/1000 。层间位移限值是保证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 避免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舒适度, 高层建筑在风载作用下将产生振动, 过大的振动加速度将导致建筑物的摇摆, 使在建筑内居住和工作的人产生不舒适和恐慌。国外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结构, 一般对层间位移角(剪切变形角) 加以限制, 主要是考虑非结构构件的损坏, 它不包括建筑物整体弯曲产生的水平位移,数值较宽松。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而言,层间位移限值既要考虑结构构件的开裂,又要考虑非结构构件的损坏。限制层间位移的目的是: 1 、保证主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等主要抗侧力构件开裂,同时将梁的裂缝限制在规定允许范围内。 2 、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基本完好,避免出现明显损坏。高层建筑结构是按弹性阶段进行设计的,地震按小震考虑,风按 50 年一遇风压标准, 结构构件的刚度采用弹性阶段的刚度;内力与位移分析不考虑弹塑性变形。有三种不同的层间位移变形参数:层间位移角色、有害层间位移角和广义剪切变形。层间变形传统上以层间位移角表示,它反映剪切型结构的受力特征较为合理,但与弯曲型或弯剪型结构的受力特征的相关性较差。有害层间位移角主要用来反映剪力墙等弯曲型结构的受力特征,对整个楼盖的变形采用了平截面假定。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多为弯剪型结构, 一方面构件的变形中存在与受力不相关的楼盖刚性转动成分, 另一方面整个楼盖的变形不符合平截

剪力墙布置规则和层间位移限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12luyin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