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波动的一些特征事实二、波动理论简介三、基本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四、家庭行为五、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一个特例六、RBC模型的特例对经济特征事实的解释力七、对RBC理论的评价八、RBC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及其局限Date1一、经济波动的一些特征事实经济在产出和失业率方面存在明显波动。阿贝尔(Abel)和伯南克(Bernanke)1992年总结了美国经济波动的8个特征事实:1、经济的各部门之间产量的变动是相关的2、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是顺周期的,可以同时变动。政府购买也是顺周期的。伯南克Date2图11966~2005年美国宏观经济状况资料来源:IMF。Date33、耐用消费品有强烈的顺周期性,投资的变动性远远大于消费。4、就业是顺周期的,失业是逆周期的。5、实际工资和劳动生产率是顺周期的,尽管实际工资只是轻微的顺周期。6、货币供给和股票价格是顺周期的,而且是超前的。(我国的实际GDP和货币供给的波动,见WORD文件)7、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是顺周期的,而且是滞后的。(我国的实际GDP和通胀率的波动,见WORD文件)8、实际利率是非周期性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见WORD文件)Date4二、波动理论简介波动理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把经济周期看作经济体系内在缺陷的一种外在表现。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种种不完善和摩擦(如价格粘性、金融部门低效等),从而导致现实经济不能实现理想的就业和产出水平,出现衰退。存在名义扰动,以及工资、物价不能对这些扰动进行完整的调整,即货币冲击是波动的主要原因。凯恩斯的产出决定模型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把经济周期看作是经济对不可避免的冲击作出的最优反应。初始冲击一般是在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下借助跨期替代效应得以放大的。技术冲击、政府购买等真实扰动被认为是产生经济波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Date5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简介:20世纪80年代,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Prescott)、基德兰德()等人基于瓦尔拉斯经济的拉姆齐模型提出了真实商业周期理论(RealBusinessCycleTheory)。该模型对拉姆齐模型进行两个方面的修改:在拉姆齐模型中加入了真实扰动(技术和政府购买);考虑了就业变动。该理论认为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一些对经济持续的实际冲击引起的。实际冲击包括大规模的随机技术进步或生产率的波动,这种波动引起相对价格波动,理性的经济当事人通过改变他们的劳动供给和消费来对相对价格波动作出反应,从而引起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和新古典学派都将经济波动放在短期、放在总需求的变动上,并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取决于资源、技术等实际因素,是平稳增长的。与此相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将会改变增长路径,经济不再回到以前的增长趋势上。GDP的波动实际上是增长趋势自身的波动,而不是短期产出围绕趋势产出上下波动。增长趋势和周期波动都来源于技术等因素的冲击。Date6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挪威的基德兰德和美国的普雷斯科特,“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领域做出了贡献:经济政策的时间连贯性和商业周期的驱动力量”。芬恩·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芬恩·基德兰德():1968年从挪威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获得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