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魏晋南北朝与隋唐从 220 年曹魏建立到 907 年唐朝灭亡,是从分裂到统一的时期。一、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一)三省六部制 1、发展过程(1)萌芽—魏晋南北朝时。(2)创立——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为最高政府机关; (3)完善——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 制度得以完善。三、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一)三省六部制 1、发展过程 2、职责国家的工程建设工部刑法刑部军政兵部国家的礼仪制度礼部户口、赋税等户部官吏的考核、任免吏部六部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门下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尚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中书省三省职责三、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一) 三省六部制 1、发展过程 2、职责职责 3 特点①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②宰相增多(三省长官均是宰相), 权力分散; ③皇权进一步加强三、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一)三省六部制 1、发展过程 2、职责职责 3 特点①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此后历代基本沿袭这一制度 4、作用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相同点:都属于中央行政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表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不同点: (1) 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于隋,盛行于唐。(2) 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等分权后又集权的中央行政机构。?(3) 宰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4) 作用地位不同。前者使中央集权制确立;后者使中央集权制趋向完善,是中国政治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三、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二) 选官制度——科举制 1、形成原因(1)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 九品中正制无法实施; (2)隋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急需选拔人才。三、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二) 选官制度——科举制 1、形成原因 2、魏晋至隋唐的选官(1)曹丕设立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沿用。(2)隋朝创立科举制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3)唐朝完善科举制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后成为定制。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