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烃源岩评价
教学目的:
掌握烃源岩评价的内容及其方法,熟悉烃源岩评价标准
主要内容:
烃源岩评价内容
烃源岩评价方法及流程
烃源岩评价标准
重点及难点:
烃源岩评价内容及方法
第八章烃源岩评价
第一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第二节有机质的类型★
第三节有机质的成熟度★★
第四节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综合评价
第五节烃源岩评价的意义
烃源岩是控制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确定有效烃源岩是含油气系统的基础。烃源岩评价涉及许多方面,虽然在不同勘探阶段以及不同的沉积盆地,评价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是总体上主要包括两大方面:(l)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评价,如有机质的丰度、有机质的类型、有机质的成熟度;(2)烃源岩的生烃能力评价,如生烃强度、生烃量、排烃强度等
烃源岩:是指能够生成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潜在烃源岩:是指能够生成但尚未生成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有效烃源岩:是指已经生成并排出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第八章烃源岩评价
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丰度是评价烃源岩生烃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是指单位重量的烃源岩中有机质的百分含量。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常用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总烃、岩石热解参数来加以评价。
(一)有机碳含量
有机质的丰度常用有机碳来衡量,有机碳是指岩石中与有机质有关的碳元素含量,岩石中的实测有机碳含量是岩石中的剩余有机碳含量。因此,岩石中有机质含量与实测有机碳含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
原始有机质=K×有机碳,其中K为转换系数
演化阶段
干酪根类型
煤
Ⅰ
Ⅱ
Ⅲ
成岩阶段
深成阶段末期
从有机碳计算有机质丰度的转换系数(Tissot等,1984)
第一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烃源岩是指源岩中有机质的生烃量已经满足了源岩本身的吸附而向外排烃的源岩。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值是指单位重量烃源岩中有机质生烃量等于岩石的饱和吸附烃量时所要求的有机质的含量。因此,烃源岩的吸附量越大,其要求的有机含量下限质就愈高,而当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愈好,热演化程度高时,相应的有机碳含量下限值就低。对泥质油源岩中有机碳含量的下限标准,目前国内外的看法基本一致,%~%,而泥质气源岩有机碳含量的下限标准则有所不同
演化阶段
干酪根类型
Ⅰ
Ⅱ
Ⅲ
有机碳(%)
未成熟
成熟
过成熟
泥质气源岩有机碳含量下限标准(刘德汉、盛国英等,1984)
第一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对于碳酸盐岩来说,由于其排烃机理比泥岩的更复杂,目前对其有效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值确定尚未统一。对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标准的确定存在较大的困难:①碳酸盐岩既可作为烃源岩也可作为储集层,岩石中普遍有沥青污染,使所测得的有机碳含量失真。
第一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②碳酸盐岩中有机碳含量较低。TOC和S1+S2只相当于泥质烃源岩的1/8~1/10
8%
29%
63%
92%
上扬子二叠系554个灰岩
平均TOC = %
上扬子二叠系587个泥质岩
平均 TOC = %
205个TOC>%%
179个TOC>%%
561个TOC>%%
泥岩烃源岩是灰岩烃源岩的10倍
12%
84%
4%
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第一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96%
TOC=%
4%
平均TOC
%
TOC=%
43%
57%
平均TOC
%
58%
21%
6mg/g
平均S1+S2
中
好
差
很好/极好
21%
泥岩是灰岩的 8 倍
0
10
20
30
40
50
生烃潜量
S1+S2 (mg/g)
%
0
1
2
4
6
10
20
30
40
60
广元矿山梁
P
2
d
灰岩
样品数
7
14%
43%
6mg/g
平均S1+S2
中
好
差
43%
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第一节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③由于我国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区热演化程度高,对什么样的碳酸盐岩能够成烃还认识不清,从而更增大了研究难度。
在岩石薄片中已经观察到一些富含藻席的陆棚碳酸盐岩,沥青沿层面分布
油气地球化学-第八章 烃源岩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