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西湖美景三月天。是不是想到白娘子和许仙在西湖畔相遇?那在春光明媚的时候去趟杭州城、再去周庄、再去繁华的上海,岂不美哉! 3月25日厦门--杭州—周庄 3月25日乘坐早上 7:50山东航空的班机飞往杭州,我事先在网上值机,打印登机牌,所以过去后直接进安检。 9:15到达杭州,出站台后, 直接打车到城站火车站,大约 25km ,行程 40分钟左右,打车费 100 元(如果乘坐机场大巴的话, 20元/人,第一站就是)。 10:10抵达高铁自动售票厅,在火车城站 2 楼北侧。去苏州昆山南的高铁票,时间太赶,没买到 10:38的,所以只好买 G7386 次, 11:38 的车,二等票 106 元/张,共花费 424 元。 10:30在售票厅旁边的 KFC 花了 92元,提前吃午饭,大家在那瞎聊了一下,等着去坐高铁。 11:00 检票进站坐车,整个行程 1小时 20分,高铁最高时速 350km/h ,交通真是方便啊。昆山南站 13:00 抵达昆山南站,站点很气派,大家在那拍了不少相片,反正下一站就是坐车去周庄, 我们买的夜游票, 16点才能进场,所以也不急。本来想直接走到新客站的,应了那句话,望山跑死马,地图上看着近,走起来很累,后来还是上了公交车。 13:45 分登上去周庄的班车, 130 路,票价 7* 4=28 元,这个票还是在售票厅的售票窗口买的,哈,很少碰到 7块钱的还有票的,挺有意思。 15:00 到达周庄,车子开的很慢,又是公交车,每站必停,不过可以看看沿途的景色,在临近周庄的是一个 AAAA 景点,也是古镇---- 锦溪, 有一些江南古建筑风格的房子。在车上还有个小插曲,我订的酒店给我发短信,问我“什么时候到周庄汽车站,他免费来接我们”,让我们不要自己乘车,黑车多,我感动的一塌糊涂。下车后立马打电话过去,大约过了 10分钟,哇撒,他居然开了个摩托车过来,瞬间傻眼,还好,摩托车是他自己坐的,他在汽车站那边拦了个车,送我们到酒店。 15:20 抵达景点分入口。周庄票是这样的, 8:00~16:00 是日游票 100 元; 16:00~22 :00是夜游票 80元。时间离夜游没多久了,我就打算买夜游票。但是分入口不卖夜游票。 16:00 我们从景点分入口走路到正大门,刚好可以买票了,买了夜游票 4张共 320 元。(到里面参观沈厅、张厅,我们偷偷跟着一个团走, 听导游介绍,听听故事,不然,我个人觉得没意思。最神奇的就是著名景点“双桥”,就是在一起的两个石桥而已,想不通为啥这么出名。倒是后面去全福寺,风景还算不错。那天风挺大,挺冷的,本来想坐船环镇游,因为太冷,放弃了。 18:20 出景点在外面找吃的,景点里面的实在不敢进去,怕被杀猪。出景点的时候,验票的看到我们是夜游票,告诉我们是一次性的,出去了就进不来了,但他们 19:00 就下班了,之后就不需要票了,也就无所谓了。在外面街道一家锐意酒家,花费 115 元。尝了那边最著名的“万三蹄”,相传是沈万三招待宾客用的猪蹄,居然是甜的,汗。点了几个其他菜,不是甜就是太咸, 真不习惯。 19:00 回到景点,看万家灯火照映在小河上, 别有一番风味,稍逛了下,实在顶不住冷风吹面, 回酒店看电视,睡觉。 3月26日周庄—上海---杭州早上 6:30 起来,拉开窗帘,观看周庄的清晨,阳光与水相恋,绚丽而宁静,挺好的感觉, 忍不住拍了几张。 7:00 酒店帮忙叫车去汽车站 10元, 7:15 分坐上 130 路回昆山新客站,票价 28元。这里有一点值得说的是,从周庄到昆山,有两辆车, 一个是去市区的,好像是 161 路,另外是一个去新客站 130 路,我们差点坐错。到新客站后打车去的昆山火车站。 9:00 到达火车站买票,已经不能买 9:30 去杭州的车了,我们一合计,干脆,买了最近的 10: 49去上海虹桥的车,在上海玩半天。去上海虹桥车费 96元,行程 20分钟,我就在车上站着,看速度表从 0增加到 300 ,再减速,一会就到了。再次感叹下科技的发达与长三角地域的平坦。城隍庙城隍庙 11:15 乘坐地铁 10号线到豫园,不到 400 米就是上海著名的城隍庙了,那边 N多银楼,珠光宝气,还包括最著名的老凤祥总店。逛了一会之后,中午饭点,在小吃城吃了顿小吃,别看是小吃,收费还真不含糊,在外面点了几个零食,去了40元,到小吃城里面点了些吃饱的,去了 150 元。吃完后打车去外滩陈毅广场,接着去南京路,这个过程类似厦门从轮渡拍照后去逛中山路,只不过中山路很多小店相连,南京路是一个个商场相连。 14:00 左右从南京东路站坐 10路地铁回上海虹桥火车站。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10路地铁居然分两条线,两个不同的终点站,一个是上海虹桥火车站,一个是航中路,小心别坐错哦。 16:00 坐上到杭州的直
[最美丽的风景]杭州-周庄-上海三日游攻略精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