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福建省古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历史).doc.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古田县第一中学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50 分) 1 .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是 2 .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分封制的瓦解 B 封建王权的强化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 上层建筑的变化 3.“今棉之为用, 可以御寒, 可以生暖, 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 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有: ①棉布保暖性好②棉布因其实用性而广为流行③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④棉布的功劳大于丝织品的功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5.“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是: A 土地集中 B 重农抑商 C 闭关政策 D 贫富分化 6. 17~ 19 世纪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示出一些新旧冲突变动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来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这里所说的“迥异于传统模式的变异”不包括 A .出现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如机工 B .出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如机户 C .手工作坊开始出现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关系形成 7. 甲午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甲午战争后,一外商说: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压的孟买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下列哪项符合题意? A. 甲午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业文明的冲击更为强烈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外国商品的强烈冲击 C. 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在抗击外国商品的冲击中不断发展 D. 向外国学习器物制造,使中国人完全归附于外国 8.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 ——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 .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D .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9. 小明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 100 人, ……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 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这家公司的性质是 A. 洋务企业 B. 外商企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0. 据资料统计: 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 余年间, 世界白银产

福建省古田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历史).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unzhe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