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分类及特点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王卉颜色词是描述色彩的词汇,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色彩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 颜色词都是不可或缺的。据科学家测定, 人的眼睛能区别几千种不同的颜色,能区分 1000 多种相近的颜色,这些颜色在人类的语言中都有反映。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同样颇具特色,词汇丰富,词汇量很大。一、现代汉语颜色词的构成及分类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但都有一个基本词汇的范畴, 这些基本词汇成为颜色词扩展的基础, 其中最基本的颜色词是黑和白, 在各民族语言中都有, 按重要程度, 依次增加的颜色词有:红、绿, 有学者认为, 现代汉民族已经分辨出“红、黄、蓝、自、黑、绿、灰、紫、棕、褐、橙”等 11 种色彩范畴。现代汉语中同样有稳定而能产的基本颜色词, 它们可作为词根, 构成以其为核心的一大批颜色词, 形成一个个小的成套地、相对应地发展的颜色词词群。根据颜色词的构成方式,我们可把颜色词分为以下几类: (一)独立构成的颜色词:这类颜色词可独立使用,在其前面均可加上定语,使之变成另一颜色词。 1 .可作为词根的基本颜色词: 这类词多为单音节词,是随着人类的辨色能力、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及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几千年来语言发展中固定下来的,也是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一般认为,现代汉语中具备稳定而能产的扩词能力的基本颜色词是“红”“黄”“蓝”“白”“黑”“绿”“灰”“紫”8 个颜色词,这8 个基本的颜色词指色时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和“色”字组成一个复合词再用来表述颜色,即我们描述一件物体的颜色时可以说它是:红的、黄的、蓝的……,也可以说它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2. 可作为词根的非基本颜色词: 这类颜色词具备扩词能力, 可作为词根使用。其构成有以下几类: (1) 随人类辨色能力发展而发展并固定下来的基本颜色词之外的专用颜色词: 它们多由古汉语保留而来, 本义原是带有某种颜色的物体。随着时代的变迁, 几乎全部成了专指某种颜色的词,例如:棕、褐、青、粉、黛、绛、绯等; (2 )借用动物名称命名,例如:水鸭色、麒麟色等; (3 )借用植物名称命名,例如:亚麻色、栗色、桔色、橙色、紫罗兰色等; (4) 借用食品、饮料名称命名,如: 巧克力色、奶油色、蛋青色、米色、麦色、茶色、咖啡色、香槟色等; (5 )借用自然界已有的物体或矿物质命名,如:琥珀色、象牙白、珊瑚色、金色、银色、古铜色等等。这类词使用时一定要和“色”字组成一个复合词,才能描述颜色,否则其指称意义会发生变化, 不具备颜色词的功能。即描述颜色时只能说: 棕色、褐色、青色、水鸭色、亚麻色、咖啡色……, 而不能像基本颜色词那样说成棕的、褐的、青的、水鸭的、亚麻的、咖啡的……。(二)词根颜色词加上修饰性成分而构成的颜色词: 1. 基本颜色词互相组合而形成的颜色词: 一般由两个基本颜色词组合而成, 词序大多约定俗成,已几近固定。如:黄绿色、兰灰色、灰紫色、绿黑色、紫红色等; 2 .基本颜色词和可作为词根的非基本颜色词互相组合而形成的颜色词,如:青绿色、橙黄色、粉红色、棕褐色等; 3 .词根颜色词前加上作为定语的修饰成分而构成的颜色词: (1 )作定语的修饰成分以形容词居多,如: 浅咖啡色、深麦色、大红、鲜红、嫩绿、暗绿、苍绿
汉语颜色词构成分类(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