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拟定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湖南省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实施细则》、以及《洞口至新宁高速公路第10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对本项目圆管涵构筑物的施工技术要求。本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工程拟定的各主要部位的施工方法为: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土质基坑,人工安装各部位支架模板,水泥混凝土拌和设备集中拌制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吊车吊装管节、人工配合安装,人工砌筑通涵附属结构砌体。人工配合压路机进行台背回填。圆管涵施工工序流程:施工准备——基坑放样——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及检测——基础放样——基础模板安装——基础模板检测——基础钢筋混凝土——管节安装——圆管涵附属工程施工——台背回填——完工验收二、各工序的施工方案、方法1、施工准备(1)、施工技术准备:根据圆管涵设计功能,核查该构筑物通行及排水能否满足实际要求,不能满足要求时,报监理工程师变更。并调查基坑位置地质情况,确定基坑开挖坡比。调查清楚是否有地下管线,以免造成破坏;进行构筑物要求的各标号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批准。编制实施性圆管涵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圆管涵施工图设计。向参与施工的所有部门和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2)、原材料准备:粗、细集料、水泥、钢材、减水剂等原材料储备充足。并经项目部试验室自检合格,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粗、细集料在混凝土拌制前进行含水量的检测。利用井水或附近河流水,水源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圆管涵施工所用水泥为双峰产海螺牌水泥,河砂产于新宁清江桥,碎石来源于本地飞仙桥夏家碎石厂。水泥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场集中拌制,在施工前先进行设备计量系统的检查并进行混凝土预拌,检测混凝土的拌和质量(进行外观及坍落度检测)。现场钢筋绑扎根据砼浇筑施工工艺可分两次绑扎或一次成型。所有钢筋经试验合格,并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制作时,严格控制钢筋的下料尺寸、焊接或绑扎质量等,使焊缝平整、饱满,无焊渣、裂纹,绑扎要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3)、场地准备圆管涵构筑物开工前需清理构筑物设计位置场地。场地大小需保证施工设备、人员的操作空间,尽量保证场地平整。并做好地面排水,保证场地干燥、干净。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破坏基坑稳定。施工现场在醒目位置设置施工标识牌及安全警示牌。2、施工测量放样首先根据该涵洞中心坐标及与线路的交角、设计涵长、跨度、基础宽度等要素,结合现场地质、地貌情况采用1:1开挖坡度加涵洞周边50cm的作业面,计算出各施放点的坐标并编制成表。然后依据计算坐标在平整后的场地用全站仪测点放出开挖轮廓线,并在牢固位置做上明显标志,并测出各点的原地面标高,算出开挖深度指导施工。施工放样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3、基坑开挖①、基坑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粗挖采用挖掘机开挖,然后改用人工进行开挖和修整,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标高和平面尺寸的控制。施工至标高后立即进行基底承载力检验,发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并按其指示进行处理。基坑修整完成并经工程师全面检测后应立即进行后续施工,尽量避免基坑暴露太久。并保持排水通畅,确保基坑完整。为避免基底扰动减弱其承载力,土质基坑开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保留15-30cm,在基础施工前由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②、当基坑有水时,采取在基坑外四周挖集水沟,在最底处挖集水井,用水泵抽至原地面排入自然沟渠内。③、基坑开挖可根据土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放坡形式(见表一),基坑按基础平面尺寸四周每边增设50cm工作面。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在基坑顶部设置排水沟、坑口筑土埂引水。当地下水位高出基底标高,基坑底要设置排水沟、集水井,井的边宽为60~80㎝,深度为80~100㎝,但排水沟、集水井应设在基坑范围以外,用水泵将水抽出。④、基坑深度大于5米时,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增加工作台;基坑深度在5米以内时,根据下表采用适当的坡度。基坑坑壁坡度坑壁土类坑壁坡度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荷载坡顶有动荷载砂类土1∶11∶∶、砾类土1∶∶11∶、粘质土1∶∶∶∶∶∶∶01∶∶∶01∶01∶04、基底处理:㈠、一般处理方法①、在未风化的岩层基底上建筑基础时,将岩层表面上松碎石块、淤泥等清除后洗净岩面。②、在风化的岩层基底上建筑基础时,按基础尺寸凿除已风化的表面岩层。岩层倾斜时将岩层面凿平或做成台阶。③、机械开挖时应避免超挖,如超挖时将松动部分人工清除,超挖部分禁止回填虚土,采用与基础相同的材料回填密实。㈡、基底承载力不足时的处理①、先将该处的表土和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全部清理干净,并在涵洞基础外侧开挖纵向排水沟,内
圆管涵样板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