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农村信息服务站工作总结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服务“三农”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人为本,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为我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信息支撑。现就XX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 全村基本情况韦寨村位于黔西县林泉镇东南侧,西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东距县城公里,全村面积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总户数548户,总人口1959人,党员46名,现有耕地2490亩。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00元,人均占有粮食530公斤。在各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现我村信息服务站拥有电脑8台,打印机2台,触摸屏1台,拉通了光纤,开通超级固话系统,同时还组建了我村的乡情网及韦寨村农村科技信息网。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二、 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果1、实施信息化建设,为群众提供查阅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平台。加强了群众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观念,增强了发展意识。通过网络学习,广大群众学到了许多的实用技术,增强了生产技能,有效促进了韦寨村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在我村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群众从一开始通过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平台了解和学习农作物科学栽培、牲畜养殖等技术知识,到慢慢地试着科学种植和养殖,再学会相关的病虫害防范等管理技术,实现了农产品丰收、育雏及养牛等科学饲养取得成功,最后通过互联网韦寨村网站发布农产品信息,还通过固定电话随时咨询并与外界沟通打开销售渠道,开拓市场。3、信息服务站的建立,为我村的信息开通了“高速公路”。“今天的韦寨人要走出韦寨看韦寨,坐在韦寨看世界”。目前,全村已发展优质梨430亩,冬桃200亩,玛瑙樱桃320亩,反季节蔬菜320亩,红大蒜80亩,发展农家乐4户,建成了年出栏生猪上万头的大型养殖场 1个,带动养殖大户18户,有效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全村476户群众加入了乡情网,享受了网内免费互打电话、免固定电话月租费、长途优惠资费等优惠项目。我村孔维前,从互联网上了解到“瘦牛催肥”后,试着花3000多元购买了一头瘦牛,按照网上教授的方法,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将瘦牛育肥变卖,净赚XX多元。村民王光会很自豪地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说道:“是服务站的信息成全了我家的育雏致富路,而且没有失败和走弯路,今后将更加熟练掌握和应用好养殖技术,扩大规模,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4、加强信息资源建设。特别注意从农业、农村和农民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出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搜集、整理、发布农业信息。5、加强信息队伍建设。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信息化建的设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选用了一名优秀大学生作为专门信息员,确保及时准
农村信息服务站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