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思想解放的阀门新文化运动第九课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为什么在 1915 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 1、政治方面:国家形势越来越乱。 2、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有进一步发展,是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 3、思想文化:深入人心的民主共和观念与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这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文化运动产生了。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2、代表人物: 3、主要阵地: 4、旗帜(口号): 5、内容: 6、影响: 1915 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积极的影响: 1、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2、后期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他创办了《新青年》,并在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他热望青年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 “应战胜恶社会,而不为恶社会所征服。”他把振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陈独秀李大钊( 1889 — 1927 年) 1918 —1919 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大地上, 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 1917 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首倡文学改良。胡适( 1891 — 1962 年) 鲁迅( 1881 —1936 年) 1918 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东主???他是?大的?产??文学家、思想家???家,是中华文化??的主?。?“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他亲自到前门外陈独秀寓居的旅馆造访,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文科学长。他又请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提倡白话文的胡适、任北大教授。蔡元培还聘请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兼教授。这批新文化运动和学术界精华的到来, 使北大成为当时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新文化的战士。
[名校联盟]山东省临沂凤凰岭中学八年级历史《新文化运-课件PPT(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