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谱
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发展了不同的记谱方法。记谱法可以分为记录音高和记录指法的两大类。传统的乐谱主要以纸张抄写,现在亦有电脑程式可以制作乐谱。
请大家说说下面都有些什么乐谱
五线谱,简谱,吉他谱,古琴谱,公尺谱
简谱
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
五线谱
五线谱,,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
中谱法历史
中国留传下来最早的乐谱是南北朝时代的古琴谱《碣石调·幽兰》。早期的乐谱为文字谱,将指法详细地以文字叙述。后来为了简化记录方法,唐朝后期出现了减字谱,记录指法动作、弦序和徽位。敦煌的莫高窟收藏了不少唐宋以来的乐谱,其中包括不少琵琶乐谱。宋代的姜白石道人歌曲出现了记录音高的俗字谱,证明当时的宋词是可以歌唱的。明清两代的戏曲,包括昆剧、京剧、粤剧以及当时不少器乐曲都应用了工尺谱。潮州音乐有其独特的二四谱。
民国年间,受到西方以及日本的影响,中国的学堂乐歌开始应用简谱以及五线谱。直至今天,无论是传统音乐还是流行曲,都是以简谱和五线谱居多,但古琴的减字谱和戏曲的工尺谱也依然有人使用。
工尺谱
工尺谱是中写唱名而得名。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作为表示音高(同时也是唱名)的基本符号,可相当于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工尺谱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一般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节奏。
古琴谱
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也就是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发、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乐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