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国以来,国家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四次,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吸取以往师德规范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主要内容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爱国守法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教师要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不断强化自己的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操,激发爱国热情,严格依照法律进行教师职业行为的选择,既要遵循法律规则,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做一名爱国守法的人民教师。爱国守法要求教师依法执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范。如,教师采取罚款的方式惩罚犯错的学生,就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的要求,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再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也同样违背了爱国守法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对学生权力的侵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的敷衍塞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的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在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认真负责。如:王老师对自己的工作高度热爱,每天认真备课,课后辅导学生,经常为了给学生批改作业加班至深夜,勤勤恳恳,乐于奉献,体现的就是爱岗敬业的教师职业道德。-—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师爱是调节师生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要求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把爱的种子播撒给每一位学生。在这里考生们需把握三个点:爱谁-—面向全体、公平公正;怎么爱——严慈相济、良师益友;爱什么——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如: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对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书育人包括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教书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育人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创新及全面发展,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在考试中往往教书育人的定义来考察,如:张老师用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并把它作为安排、调整座位和评优的唯一标准,就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教书育人的要求。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