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3节第2课时一、,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O2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 (g)+I3(g)2HI(g)(HI为无色气体)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H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H-(正)(H2)=v(逆)(HI),,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解析】 A项表示的同一方向且反应速率也不等;B项中的速率应是v(正)(H2)=2v(逆)(HI)时为平衡状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混合物总质量不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均保持不变,故C项不能说明是平衡状态;D项中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I2的量不变,此时为平衡状态。【答案】 (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正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都减小,、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当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而化学平衡向气体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C项正确。【答案】 :14CO2+C2CO,达到化学反应平衡后,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 ) 、、14CO、【答案】 C【点拨】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即可确定。,将A、B、C三种物质各1mol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B2C,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B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答案】 B【点拨】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形成【答案】 ,可逆反应2AB+3C,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2mol/(L·min) vB=2mol/(L·min)=2mol/(L·min) vC=2mol/(L·min)=1mol/(L·min) vB=2mol/(L·min)=1mol/(L·min) vC=/(L·min)【答案】 D【点拨】转化到正、逆反应速率均用一种物质表示看是否相等即可。,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就停止了,故正、,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和1mol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解析】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程度(即达到平衡时为一定条件下的最大程度)。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终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正、逆反应都依然在进行着。【答案】 :2SO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L-1、·L-1、·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L-1、·L-·L-、·L-·L-1【解析】本题考查对可逆反应的特征的理解,解答时,应注意两点:①可逆反应既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②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只能反应到一定程度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都大于零。对于本题,若反应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23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