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菁 2009 级生科一班§生平概述§艺术成就§诗词特点§经典诗作赏析李煜的生平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 961 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 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 974 年),宋太祖屡次缱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 978 年)七夕是他的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祁山。★诗词特点{ 南唐亡国之前: “可怜误作人生”。南唐灭亡,囚禁于汴京: “日夕只以眼泪洗面”。词风{ 1、总体风格如清代周济所言”粗服乱头“。 2、语言朴素,明朗自然,摆脱了”镂玉雕琼“的传统习气。 3、能写真实的情感,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形象生动,概括力强,意境阔大,有大家气概,开后世豪放派之先。★艺术成就书画他能书善画,对其书法:陶谷《清异录》曾云: “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对其的画,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曰: “江南后主李煜,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石、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艺术成就词李煜的词的风格可以以 975 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他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 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 后世尊称他为“词圣”。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王国维认为: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 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艺术成就★《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经典诗作赏析经典诗作赏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 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小楼昨夜又东风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听着春风,望着明月, 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经典诗作赏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南面王——李煜-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