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学校档案工作调查报告学校档案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历来受到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东区档案局早在 2005 年之前就指导、督促了原 7 所区属学校的建档工作, 7 所学校先后按照区档案局要求完成了规范化认定和升级工作。 2005 年底, 大企业所属中、小学校移交东区政府管理后, 区属学校由原来的 7 所增加到 30 所,数量上的变化给学校档案工作的管理带来了难度,东区档案局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区属学校档案工作列入 200 7 年度工作重点, 并会同区教育局档案管理部门, 加大对区属学校特别是大企业移交学校档案工作的检查、指导力度。一、学校档案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受攀枝花开发建设“先生产、后生活”的影响,攀钢、十九冶等辖区大企业长期以来对档案工作实行内部管理, 在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上与市、区档案部门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大企业所属学校由于档案工作长期接受企业内部档案部门管理, 很多学校实际上并未开展真正的建档工作, 档案管理离市、区档案行政部门对学校档案规范化认定标准的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 区档案局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对大企业移交东区学校的建档工作进行指导、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 2007 年7月至 8 月,区档案局和区教育局组织人员对校园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和抽查。通过抽查发现, 各学校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得还不够理想: 对档案工作重视和档案工作人员到位的学校, 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就开展得好一些; 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的学校,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就滞后。这次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 、部分学校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对档案工作不理不问, 档案人员待遇难以落实, 将一些责任心不强、年龄偏大的人员安排在档案工作岗位上。从制度、人员、管理上削弱档案工作。 2 、立卷工作不规范。领导机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收集范围及保管期限表等相关内容不齐(如: 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基础数据汇编、专题概要等) ,没有形成完整的档案利用和管理体系。 3 、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对本单位自制档案资料的收集不齐,整理不规范,电子文档的挂接不全。(特别是对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录入有些学校还未进行整理)。 4 、档案存放不合理。主要是各种门类的档案排列顺序混乱,永久、 30 年、 10 年等不同保管期限的档案放置混乱, 给档案查阅和利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按照永久、 30 年、 10 年排列)。 5 、设备、设施难于满足档案保管的需要,还需进一步完善。主要是还有少部分学校仍在用木制档案柜装档案,“八防”和温湿度计设施欠缺, 没有按规定安装空调、温湿度计, 不能将档案室温度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湿度高低波动幅度大, 不利于档案存放, 不利于维护档案的安全。从保护档案的设备上看,存在单一、老化的问题。 6 、档案保护意识缺乏。档案保护工作是为利用工作服务的。由于学校工作过分强调为教学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保护意识的减弱, 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就是对档案工作有所松懈。大的方面, 如资金的投入, 人员的安排;小的方面,如在接收、利用、整理、编研工作中忽视保护工作,将档案放置地上, 不注意防尘等。从中可以看出, 档案保护意识在工作人员头脑中还相对淡漠。 7 、学校档案人员受各种客观
东区学校档案工作调查报告.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