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献礼国庆 60周年征文涟水河紧挨小镇, 见证小镇的风风雨雨, 哺育了小镇人, 哪一个小镇人不是喝涟水河的水长大的,如幼时吮吸母亲的乳汁一般。洗衣服,洗菜,洗澡, 在田里干活回来抹抹脸, 擦擦脚, 大的方面如划船下湘潭, 小镇出过很多船夫, 运船载树、稻谷, 从上游飘飘而下, 便捷得很; 每年端午赛龙舟则是一大盛事, 鼓乐喧天, 人山人海。什么时候河边都有人影, 都有爽朗开心的笑声,早晨女人们洗衣服,傍晚男男女女洗澡,散步,是小镇最美的景致,兼以灿灿的朝晖和晚照,绝了!常是县报漂亮的插图。河两岸山峰连绵、迂曲, 虽是小山, 正因为小, 花花草草都被河水全收胸中, 堤上栽着杨柳, 泡桐, 桃树之类, 小镇人在河湄挖出一畦畦菜地, 红红绿绿一片, 在河边走走, 风景旖旎无比, 清且涟漪的水里“映着电影”, 这水,还可真不单纯是老舍说的蓝水晶。但有两个时候, 涟水河顿失花容, 面目全非。一是市造纸厂污水排放的时候, 水完全乌黑, 浑浊, 喝水就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小镇人顾不上这些, 全家总动员, 用罾,网, 或干脆用竹篮,瓢, 木杆, 在黑水里捞鱼, 鱼在污水里窜来窜去, 似无头的苍蝇, 河面飘满白花花的鱼, 小孩则站在水边, 用手捡虾、泥鳅、鲫鱼, 半天也能拾上一大碗。一是每年梅雨季节, 河一夜之间暴涨, 一片水乡泽国, 漭漭苍茫。泱泱之水淹没房屋, 人们忧心忡忡、火急火燎, 在水里搬运物品, 转移到山坡上, 也有情急之下抱着高树,苦等急救的。水稍小,就有人趟水而走,在水里打捞浮物:木条、家具、牲畜、衣物, 五十多岁的刘老倌因此葬身于波涛之间。水退走以后, 铲除房里、墙壁的臭泥颇费时日, 可以想象, 小镇人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低矮、昏暗、潮湿,许多患有风湿病、关节炎。人们对河道进行疏浚,在冬天挖淤泥,加宽河道,终于驯服了猛兽。造纸厂也没见排污水下来, 一打听, 造纸厂倒闭了。但九十年, 兴起一股挖沙风,一时,河道处处是庞然大物,成天轰声隆隆,河堤堆满沙丘,沙峰,小镇离城不过三十多里,到处大兴土木,来运载沙的汽车穿梭不断, 水被弄得浑浊不堪,河边也尘灰飞扬,乌烟瘴气。河中间有带状的沙洲, 芳草萋萋, 煞是好看, 两岸的人为争挖这沙洲上的沙, 还大动干戈, 打斗一场,终于不了了之。后来镇里及时叫停人们的采挖, 或许人们对水的理解有了变化。近十年来, 涟水河平静, 安宁, 渐显妩媚的风姿。水碧绿、清澈, 原来人们在河里洗碗, 洗锅, 杀鸡就在河边剖肚开肠,肺、粪之类便丢在水里, 现在办起自来水厂,家家户户装自来水,洗东西就不往河边跑了。看这翡翠般的河, 看着两岸秀丽的景色, 小镇人自己也动心。想开发, 涟源钢铁股份公司看中了, 计划搞一个水上漂流项目, 河的上游有著名的原生态森林区:包园山,领略原始森林之后,漂流而下,大约十里左右, 就能到达镇里, 自是妙不可言。我们经常这样, 在节假日, 一家人, 或邀上几位好友,只不过是坐一般的船而已。但是这个项目终没有谈成。前年, 自己建立一个叫水秀仙园的度假村, 在小镇人经常散步的地方。那里涟水、湄水汇合, 形成洄水湾, 水势平缓, 可谓波平如镜, 水中有一小岛, 树木青葱, 水色潋滟, 岛屿耸峙, 想起“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 更有白鹭款款飘飞。因有美景, 又有绝物: 河中鲜美的鱼, 加上小镇人的热情、淳朴,来度假村的人真不少。工厂和小镇人八十年代初,小镇开办气焊机厂,产销异常红火,销遍大江南北,有销售员十几个人长年在外, 厂名叫涟源市气焊机厂, 城里的人也到厂里来, 进厂要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厂的人成了小镇的富裕户,大都率先建二层、三层的红砖房,在村里气派得很。工厂发厂服,过年过节发砂糖、月饼、苹果,我记得当时人们生活不怎么样,拿我家来说,一般看不见苹果,出嫁的姐姐带回一两个, 一次吃一个, 每次每个人分两指宽的小块。村里的仁德在气焊机厂当电焊班班长, 除建房外, 还建围墙, 种花, 葡萄, 杨梅, 引起众人观看。之后厂子倒闭, 仁德去海南, 凭技术找了好工作, 妻儿带去,在海南定居。气焊机厂倒闭后, 镇里没有好的企业。零零碎碎的砖厂、煤窑、养猪场。一个复原军人办机械加工厂, 崩哒几声没气了。几个浙江人租气焊机厂的房子办炼锌厂, 晚上偷偷生产, 一天傍晚, 喷射的烟雾如龙, 腾云驾雾, 少顷就把天空涂黑, 很远闻到浓重的焦熏味, 大家气愤至极, 涌到厂里,拔电闸,厂里的人抄铲来挖人,被小镇人几声大喊,喝住。小镇人纷纷外出打工, 小镇一度冷冷清清。涟源市化工厂原在桥头河, 那里人口密集,化工厂污染重,移至小镇河边的山里,小镇人乐颠颠,以为是什么大厂子,吸引许多女青年去上班,但经营不善,两年就关门,留着大堆房在山中。本来是传统的农业产区,发展工业委实难。前几年因办厂出现了波[1] [2
优秀教师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