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制度目录护理管理制度 1一、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 1二、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及考核制度 2三、护理工作安全管理制度 3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4五、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4六、护士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6七、护士岗位培训制度 6八、护士长任职资格 8九、护士长工作考核制度 8十、护理工作奖励制度 10十一、护理人员紧急替代制度 10十二、护理会议制度 11十三、护理部对住院病人的管理制度 12十四、发生医疗争议时紧急封存预案 12护理工作制度 14一、分级护理制度 14二、护理人员值班、交接班制度 17三、执行医嘱制度 17四、护理工作查对制度 18五、夜班工作制度 21六、护士长夜班查房工作制度 21七、急诊护理工作制度 22八、抢救室工作制度 22九、治疗室工作制度 23十、换药(处置)室工作制度 24十一、病区药品管理制度 24十二、病区管理制度 25十三、各项护理操作前的告知制度 26十四、护理异常信息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27十五、急诊室抢救制度 27十六、急诊仪器管理制度 28护理工作查对规范 29(一)医嘱查对规范 29(二)发药、注射、输液查对规范 30(三)手术查对规范 30(四)供应室查对规范 31夜班规范 32护士长夜班查房规范 33门诊护理工作规范 34治疗室规范 35病房药品管理规范 36病房管理规范 37激光治疗室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各项护理操作前的告知规范 38治疗治疗室规范 39护理管理制度一、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1、护理人员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使患者得到连续、优质的服务。2、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和各科护士长组成,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的检查、监督和整改。3、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每月对各护理单元进行质量检查,重点科室加大检查力度,如;供应室、手术室、急诊室等,对护士长管理和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并对检查结果汇总、反馈,监督整改措施落实情况。4、护理部对各护理单元的工作质量和管理状况以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包括:护士仪表、护理管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表格书写、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基础护理等诸方面。5、护理质量检查小组对各护理单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6、护士长对本单元护理质量日日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7、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参照《北京市护理工作规范质量标准》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8、建立《护理异常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出现护理异常信息时,及时上报并按流程召开相关会议,讨论分析,查找原因,责任到人,制订整改措施。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成员:组长:护理部主任组员:各科室护士长职责:1、在护理部领导下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工作,按时参加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及执行各项制度。2、制定、修改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使护理质量不断持续改进。3、对归档及运行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对病案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督促改正。4、定期深入各科室督促、检查护理工作质量及技术操作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并提交会议讨论。5、对护理缺陷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6、对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原因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7、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科室或个人绩效挂钩。二、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及考核制度1、新入职护士实施岗位培训并于结束时进行相应考核。2、护理部针对本院业务特点,安排主管护师完成护理队伍基础护理理论及操作的培训,组织各种学习;病房每月完成一次护理业务查房,以提高专科护理水平。3、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院性的护理业务查房,以利于护士之间技术交流,开拓思路。4、护理部每季度对初级职称的护士进行一次三基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5、有目的选派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及参加培训班、学术会,提高专科技能。回院后将学习体会在全院或科室进行交流。6、护理讲座、培训的内容纳入护理人员“三基”考试中。三、护理工作安全管理制度1、护理部必须把护理安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强化法律意识,确保护理安全。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定护理风险防范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紧急情况人员疏散方案和紧急人员替代制度。3、加强岗位责任制管理,落实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的二级护理管理职责,严格护理工作流程、技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标准。4、加强对护理人员岗前及岗位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服务及临床护理技能。5、认真学习和落实医院、护理部及科室制定的各种制度、职责、操作流程、各种预案,保证患者就医期间的护理安全。6、认真落实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护理部主任管理查房,护士长夜查、互查,护士长每日三查及节前护理安全检查等工作,
3护理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