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科学园区公共工程配套设施情况.doc一、 地质条件及建议1、 拟建场地为上海常见的IV类土地质,地势尚为平整,地面标高一般在98-;2、 拟建区附近无化学污染源,场地地下水未受污染,浅层地下水为潜水类型,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3、 在抗震烈度为七度并考虑近震影响时,为非液化场地;4、 第二1层为黄褐色粘土夹粉质粘土,土质较好,可作轻型建筑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其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120Kpa,宜采用200*200—250*250预制桩,桩长约16米;5、 五1层和五2层为灰色粘土性土和灰色砂质粉土夹粘土,工程特性相对较好,是多层建筑较为理想的复合桩基持力层;6、 六1层和六2层为暗绿色粉质粘土和草黄色-黄绿色粉质粘土,可作中型及对差异沉降要求高的建筑的桩基持力层,宜采用350*350-400*400预制桩,桩长25-30米;7、 七1层为草黄色砂质和粉砂质粘土,可作丸型建筑的桩基持力层,宜采用400*400-450*450预制桩,桩长30-40米。二、 园区市政配套规划1、园区给水园区位于闵行供水区的东南部,闵行供水区现有水厂二座,分别为一水厂()和二水厂(供水能力60万吨/天),目前供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园区周边供水设施有东川水库泵站(位于东川路、沧源路口,规模为2万吨)和吴泾水库泵站(位于剑川路、宝秀路口,规模为2万吨)。《上海市供水专业规划》对全市的供水水质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即2005年实现卫生部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10年达到美国EPA水质标准及欧盟目前水质标准,2020年与当时发达国家水质保持同步。而我园区所属的闵行供水区于2007年前就可供应管道直接饮用水。园区供水水源有二路,可不间断供水。一路是闵行二水厂通过东川路DN1000输水管由西向东,经东川路泵站调蓄增压后继续朝东向沿线地区供水;另一路是启用闵行一水厂,通过江川路DN700-DN500输水管由西向东向沿线地区供水。,在莲花路东西两侧各有DN500和DN300供水管,在江川路有DN500供水管和DN200高品质给水管。。自来水接管须支付接管装表费,不收增容费。2、雨水排放园区防洪标准外围沿黄浦江防洪(潮)标准系用1984年批准的千年一遇标准,内部以“淀南片”规划除涝最高水位为准。除涝标准采用1963年型,相当于20年一遇的最大24小时雨量,最大小时降雨量为36毫米。雨水排放除淡水河以西属景谷雨水系统(已建,)外,其余地区均利用园区内河流就近多头排放入河或接入园区道路上的雨水管道后再排放入河。。3、,,高峰流量为2050吨/小时。才艮据“闵行区雨污水专业规划",本区域污水排放归属于吴闵污水外排工程接纳范围。该工程收集闵行地区南部及东部地区的污水,污水最终进入白龙港污水系统,该系统规划收集闵行地区污水量60万立方米/天。吴闵工程总管沿东川路、虹梅路(吴中路一东川路)至外环线,再沿外环线向东穿越黄浦江,接入白龙港污水系统南线总管。目前吴闵工程总管已建设完成,在东川路下现有①1200—①1650污水管,在虹梅路下现有①2000污水管,外环线污水总管管径为①3000。园区内雨污水严格分流,园区内的污水全部考虑外排,充分利用“吴径、闵行等地区污水外排工程”的总管。污水排水费用已计入给水费中,不另行收费,但在接管、获取排污许可证前需按申报建筑面积一次性支付17元/平方米及约3万元检测费(表、井)。4、天然气紫竹科学园区才艮据实际预测,得出园区用气量如下表所示:单位:%%%%%100%%%75%%%100%紫竹科学园区燃气用气采用天然气,气源低热值为8000Kcal/m\,其气源近期来自东海,2003年下半年将源自西气东输工程,园区输气管线从放鹤路、龙吴路上敷设的DN500天然气高压管道,经调压后由莲花路引入园区。根据紫竹科学园区燃气用气量的预测结果,在放鹤路以南、莲花路以西、发展备用地内设置3万Nm'/h高中压调压站一座,从龙吴路气源沿放鹤路敷设DN500的高压管道至高中压调压站,然后从调压站沿莲花路敷设DN500的中压管道至剑川路分成DN300及以下的中压管道送至园区各用户中低压调压站。,
紫竹科学园区公共工程配套设施情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