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构语文课程的内容标准.doc努力建构语文课程的内容标准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以下简称《概耍》)可以算作最早出现的一部系统论述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也是20世纪前30年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标志性学术成果。《概要》的止文包括6篇23章,内容涉及课程性质、谍程目标、谍程内容、语文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建构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概要》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和实践有着诸多启示,本文拟从语文课程内容的角度作一讨论。语文课程内容,即语文作为一门国家课程在不同的学段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对此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本应该有合理的规划与明确的规定,而目前的两个语文课标,总体上看属于能力标准或者叫索养标准,而缺失内容标准。它仅指示学生在某个学段中应该具有的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但对“如何具有”,即要使学生具有这样的语文素养或语文能力,应该教什么、学什么,却没有清晰的表达与规定。内容标准缺失,就使得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缺少参照和指引,在课程层面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课程内容,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应该努力的方向。如何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课程内容?王森然通过对语文课标中“内容标准”的自觉建构,给予了积极的探索和富有成效的冋答。他在《概要》第二篇之一、设计三种语文课程目标,凸显内容目标我国的语文课程冃标大体上可归为三类,即内容冃标、能力冃标与活动目标。1•内容目标,指明学生学什么,比如“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2•能力目标,指明学生在什么方面达到什么水平,比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3•活动目标,指明学生做什么,比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王森然在口拟课标中所设计的语文课程目标,三类冃标兼有,且凸显内容目标。我们援引其中高一学年的课程目标来作一说明。见下表(括号中是笔者所作的说明):(-)内容目标一一了解掌握国文常识在王森然所拟的课标中,分学段的课程目标主要是内容目标和能力目标,它们由属于课程冃标的课程内容直接构成,并系统地落实到具体项冃。总体而言,他倡导的内容目标就是使学生了解掌握他所认定的国文常识,包括文章学知识(含作文法、应用文)、语言学知识(含国语文法、文字学)、文学知识(含文艺文、屮国文学史、西洋文学史、文学概论)、国学知识(即国学概论)。关于国文常识的教学,他认为在初中阶段不需系统学习,只需在开展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时分散地随机学习。予以点滴积累;而在高中阶段,则需要专门系统地学习。高一学年,对于新文学能作有系统之研究(如上表所示);高二学年,对于古代文学能作有系统之研究;高三学年,就是系统学习国学概论、文学概论、文字学、中国文学史和西洋文学史。(-)能力目标一言语实践能力的养成能力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养成对语体文和文言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主要是演讲)。能力冃标的总纲是“培养成熟的技能”,包括:(一) 运用国语或文言口由发表思想之技能:1•以演讲发表思想;(二) 运用语言文字取得思想之技能:1•关于朗读
努力建构语文课程的内容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