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由乡村博物馆引发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由乡村博物馆引发的思考————————————————————————————————作者:————————————————————————————————日期: 由“乡村博物馆”引发的思考陈冬青近年,笔者所在的粤西古城高州出现了这样一种“乡村博物馆”,在一些农村或乡镇的古寺庙里,陈列了一批从当地征集到的文物,吸引了远近群众参观,高州的报纸、“乡村博物馆"的名称。它们当中有的也堂而皇之地挂出“XX博物馆”的招稗。出于业务上的关系,笔者曾往调查了解,发现这些“乡村博物馆”都有几个共同持点:一是利用仍在活动的宗教寺庙作为陈列阵地;二是陈列物品多为清末以来的民间生产、生活器物,也有一些疑似“革命文物"的有关器物,还有出土文物以及仿制品;三是陈列水平都很低,往往就在一张或几张长方桌上,把这些器物简单、机械地拼凑、陈列在一块,配以一些名称性的说明,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展示结构;四是都没有称得上较为专业的人员,只是由庙里的管理人员兼顾。结果对此产生了_些疑惑,并由此联想到基层文物、博物馆工作的实际,引发了几点思考。现将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略述如下。思考之一,博物馆的定义是什么?像这样的古寺庙能否称为博物馆?目前,国内国际虽没有一个关于博物馆的准确定义和相关要素的明确规定,但在《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国家文物局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一章明确指出,我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也指出博物路的要素除了必须有房屋、设备、业务干部之外,还必须有收藏的文物标本等实物,还要有经常向群众开放的陈列展览。《国际博物馆协会会章》也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研究、教育和游览目的提供展览”(笔者转引)。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博物馆应该是有固定场所和专业人员组成的机构,在征集和科学保管文物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并通过常设的陈列展览向观众准确传递有关信息,达到“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我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应具备上述条件和特征的。概括地说,收藏和展示以及围绕这两个环节展开的各项业务活动就是博物馆的必然要素。好象目下一些县级“挂牌馆”,虽有藏品,有的甚至很丰富,但只能尘封在仓库里,不能进行陈列展览,这不能算是博物馆,至少不能讲是完善的博物馆,充其量只能算是国家文物保管所。但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并不是说有了一个固定的场所和常年开放的陈列,有几个人进行日常管理便可称为博物馆,一个严格意义的博物馆还应有专业人员和与之相适应的业务活动,如征集、研究、更新陈列、讲解等等,通过这些业务活动不断充实和丰富馆内藏品资料,不断得出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陈列的内容、形式,不断丰富宣教活动,令博物馆得以持续发展以及可以充分发挥“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好象高州地区的这些“乡村博物馆”,虽然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和陈列,但据笔者观察,至少从以下三方面看来,它们不具备博物馆的特征和条件。第一,利用仍在活动的宗教场所作为陈列阵地,其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提高该寺庙的知名度,并非为了收藏、保护与展示之需要。第二,陈列水平较低,只是机械的拼凑,缺乏主题性、科学性、艺术性,观众最多只能停留在对某

由乡村博物馆引发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ciferios08
  • 文件大小110 KB
  • 时间2020-08-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