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和防艾教学计划————————————————————————————————作者:————————————————————————————————日期: 茄子山小学禁毒和防艾教学计划为认真贯彻保政教发[2007]109号——《保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禁毒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保政教发[2007]179号——《保山市教育局关于认真组织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学习与测试的通知》、龙教发[2007]38号——龙陵县教育局关于转发《保山市教育局关于认真组织禁毒和防治艾滋病知识学习与测试的通知》的通知,今年是打好禁毒防艾三年人民战争的最后一年,为巩固保山市防艾宣传教育成果,完成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程的各项目标任务,进一步提高保山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学生禁毒防艾知晓率,结合龙新乡中心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全校教职工和学生了解毒品和艾滋病,知道毒品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禁毒、防艾的意识,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社会。二、教学方法1、组织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观看毒品和艾滋病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的影片或宣传画。2、收集有关禁毒、防艾方面的资料,整理后写成教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3、组织禁毒、防艾知识测试。三、收集禁毒、防艾的宣传画粘贴在宣传栏内。时间:2007年8月20日至9月2日。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四、以班级为单位学习禁毒、防艾的相关知识。时间:2007年9月3日至9月10日。学习内容:(一)、介绍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海洛因最早是1874年英国人工合成的。冰毒最早是由日本人工合成的。在二次大战时,日本侵略者给士兵服用冰毒,用以提高战斗力。我国海洛因的主要来源地是金三角。冰毒在人体同内的作用快而强,用药后精神兴奋,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易形成强烈的依赖性。兴奋剂是加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常见的有苯丙胺类(冰毒)、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A(摇头丸)、可卡因、咖啡因。“摇头丸”意为会摇头的药丸,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精神依赖性。用药后常会过度活动、情感冲动、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根据《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的范围共7类118种,属于 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共2类119种。(二)、介绍什么是新型毒品?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等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常见的新型毒品有冰毒、摇头丸、K粉、咖啡因、麦角乙二胺(LSD)。此外还有安钠咖、氟硝安定、安眠酮、“忽悠悠”、三唑仑、丁丙诺咖、苯环利定、r—羟丁酸、止咳水、迷幻蘑菇、地西泮、有机溶济和鼻吸剂等。由于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精神药物的范围和种类也将不断增多。(三)、介绍毒品原植物。毒品原植物是指可用做生产、制造毒品原料的植物。如罂粟、大麻、古柯。鸦片、吗啡、海洛因都来自罂粟的未成熟的浆液,只是由于加工方式不同,后者比前者的
禁毒和防艾教学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