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 ------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 沭阳国际学校 2015 — 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 35题, 每题 2 分,共 70分)。 1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1984 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 29 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2.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 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 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 C .婚娶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 3.“先王之法, 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 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 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 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 C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D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4 .据说周公东征以后,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A .实行宗法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封建制度 D .任人唯亲 5 .周初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 C. 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6 .成语“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 八佾(yì)》。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 八人为一行, 叫一佾; 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 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 季氏只能用四佾, 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 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诸侯势力强大 B .周王室势力衰微 C .分封制趋于崩溃 D .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7.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权, 姓氏是含义不同, 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胙( 赏赐封赠)土命氏”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某一历史时期这一方法却戛然而止。它应是 A .春秋战国 B .秦代 C .汉代 D .唐宋时期 8 .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 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 精品文档!值得拥有! ------ ------ 珍贵文档!值得收藏! ------ 国, 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 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 何者最为适当 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 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 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 周天子为一族, 鲁伯禽另为一族, 在宗法上, 二者并无关系 9 .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其中“海内皆臣”一句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 .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 B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梦溪中学(沭阳国际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