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复习题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一) 形态特征音的带腔性在音的构造方面,中直进行的音之外,还大量存在着本身具有高低变化的音。音调的五声性指在音调的组织形式方面,中国音乐以五声为骨干,宫商角徵羽为五声,其它的音为偏音。节拍、节奏的灵活性指在节拍、节奏方面,中国音乐(1)节拍重音不确定(2)大量运用非均分律动和散板节奏,紧打慢唱。(1)节拍重音不确定我谱时也把“板”放在小节线之后,但是“板”不等于强拍,“眼”也不等于弱拍。织体思维的横向性我国音乐大多属单声性(单声部)的,注重旋律性,旋律几乎是音乐的全部,而西方音乐是多声性(多声部)的,旋律只属于音乐的表层,加上和声、复调等因素才是整体的音乐。(二) 审美特征1、“和”的精神以中和为美中国音乐更强调统一,西方更强调对比2、 “线”的形态中国音乐强调旋律性,西方则强调立体性3、 “虚”的意境中国音乐强调“神似”和“虚灵”,西方则强调“形似”与“写实”号子、山歌、小调各自的演唱场合、功用意义及艺术特点【号子】演唱场合一一在劳动过程中直接产生,伴随劳动歌唱。功用意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振奋精神,解除疲劳。艺术特点-(1)基本演唱形式:一领众和(2)歌词:即兴编创;领唱的唱实词,和唱的唱虚词(3)节奏:与劳动强度相一致(4)曲调:简洁明快,平直有力;劳动强度与旋律性成反比(5)结构:曲体简单,句式分明,多为上下句结构【山歌】演唱场合一一辽阔的大自然。功用意义--—自我抒发情感艺术特点-(1)歌词:即兴编创;大量运用比兴手法( 2)节奏:自由(原因:在辽阔的大自然环境中自我抒发情感)(3)曲调:具有辽阔奔放的性格特征;多出现上扬的自由延长;旋律与地方语言的关系较为密切(4)曲式结构:北方山歌多为上下两乐句,南方山歌多为起承转合四乐句【小调】演唱场合一一在群众的休息娱乐吉庆等场合演唱功用意义-娱乐艺术特点一一(1)唱词较固定,并大量运用衬词(2)节拍规整,节奏匀称(3)旋律委婉流畅(4)形式多样民歌的调式分析(重点在转调)民歌的曲式分析(一)平叙结构特点:平列叙述,不分上下句。例:《小两口抬水》河北特点:由两部分构成,束的性质。::::::(二)呼应结构《秋收起义歌》湖南《打南沟岔》陕北《打兰调》《三十里铺》陕北《揽工人难》陕北前一部分不稳定,具有引发展开的性质,后一部分稳定,具有应和、收《一心向着毛泽东》《桃花红杏花白》《推船号子》第一段上下上下式例:《小放牛》辽宁例:《小河淌水》上下上上下变体上下上下式(在上下上下式基础上再加入上句或下句)(三) 起承转合结构特点:由四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功能分别为:起部、承部、转部、合部。起部:启引不稳定承部:承接稳定转部:对比极不稳定(节奏、旋法、调式色彩)合部:收束稳定四句式起承转合结构例:《八月桂花遍地开》《孟姜女春调》多句式起承转合结构例:《十送红军》3•“以垛为转”的起承转合结构 例:《姐妹俩》(四) 起平落结构特点:由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功能分别为:起:启引,平:乐段的核心,具有平叙性质,落:收拢,结束。例:《黄河船夫曲》说唱音乐的分类【乐器】(特点:自击板鼓;代表性曲种:京韵大鼓(北京)、西河大鼓(河北);
民族民间音乐复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