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间金融发展缓慢的因素探索.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间金融发展缓慢的因素探索.doc民间金融发展缓慢的因素探索政府过度管制制约了温州民间金融制度的成长冋顾温州近几I•年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丿力史,不难发现,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黄金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屮期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屮后期这段时间,在这段时期屮,温州涌现出了一大批民间的金融机构,如出现“两社一会",即城信社、农村金融服务社、农村合作基金会,据统计,在那段时期,温州城信社的数量达到51家,农村金融服务社的数量达到34家,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数量更是达到188家,平均每个乡镇都至少有一嫁这样的机构,温州城信社数量占浙江全省的1/3,这些民间金融机构的大最涌现,是民间金融蓬勃发展的真正体现。但好景不长,1998年起,国家开始对地方屮小金融机构清理整顿,温州地方政府的态度也发生了逆转,从1999年开始,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当局携手采取分步骤的市场退岀政策,至2001年,“两社一会”全部退出,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遭受沉重打击。进入21世纪,在信贷危机发生Z前,温州的民间借贷很红火,借贷规模成倍增长,但反映民间金融服务水平的风险控制技术没有提升,风险控制的组织和制度却没有改善,也即民问金融只有量的扩张,而没有质的提高。由于控制风险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在温州当地没有得到有效地成长,当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候,温州经济和金融受到严重冲击就难以避免了。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丿力史告诉人们,政府对民间金融干预得少,民间金融就发展得好。相反,如政府严格管制,金融市场就停滞不前。政府对金融市场的过度管制实质上是对金融企业家才能的压制。金融企业家是金融市场的主角和实际参与者,正是他们将金融资源配豊到需要的人手屮,实现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当政府对金融市场实行严格管制时,金融企业家就不敢发挥其才能,正如1984年创办新屮国第家由私人开办的金融机构“方兴钱庄”的方培林所言:“我要确保任何举措都符合金融法规,因为我怕坐牢雹当具有创造性的金融企业家都“怕坐牢"时,都要迎合政府制订的金融法规时,真正符合民间金融市场发展要求的金融组织和金融运行规则就不会出现。政府的态度对金融制度的发冇是至关重要的。在上世纪八I•年代屮期至上世纪九I•年代屮示期这段温州民间金融的“黄金时间”,之所以会有“两社一会"这样新型的民间金融组织出现,就是因为当时政府默认、鼓励,甚至支持温州的金融企业家大腹创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如政府压制金融企业家的创新行为,那么金融企业家要么彻底退出市场,要么就转而从事那些不违反政府规定,但风险较大的投机活动,如上所述,信贷危机前几年,温州民间借贷规模的大幅扩张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种“金融投机行为”丝毫不会推动金融制度的发疗,也就是说这种行为不会催生出有助于控制风险和管理风险的技术和组织,相反,由于这种私人间金融投机活动缺乏控制风险的技术和经验,往往放大金融市场的风险。2002年,温州曾是全国唯一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但是政策规定太严,管制过多,金融家发挥空间不足,报终无疾而终。温州拥勺大量的民间资本,但是,民间资木进入银行业存在非常高的门槛,而且受到严格的股权限制。时至今口,温州依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和私人保险机构。当前温州再次开始建设“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有关部门应该借此机会,放宽对温州民间金融的管制,避免上次的覆辙,

民间金融发展缓慢的因素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