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左翼作家柔石生存状态及文学接受.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左翼作家柔石生存状态及文学接受.doc浅议左翼作家柔石生存状态及文学接受作者简介:李雯,(1983-),女,讲师,安徽霍邱,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摘要:柔石从一个多愁善感的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并为其献身,他的一生都在不懈追求心中的理想。经过对柔石的心路历程的探幽发微,我们可以透视到作家的艺术实践与左翼文学的主流看似是一种错位,其实正是他这种独具个性色彩的艺术选择,为左翼文学寻找到了另一种表达方式。关键词:柔石;左翼文学;小说创作;生存状态柔石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文坛上一位颇特别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无产阶级战士又是一位作家,为中国的革命和文学都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可惜年仅三十岁就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他的英年早逝使他的创作才华远未充分发挥,但他留下的文学遗产,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并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一个国际友人就曾说:“对人们的热爱和对光明未来的坚信,是柔石创作的特点。"柔石的创作成果虽然不多,但在左翼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中篇小说《二月》、《三姊妹》,短篇小说集《希望》、《疯人》,报告文学《一个伟大的印象》以及若干剧作、诗歌、散文,共140多万字。其中,中篇小说《二月》被鲁迅赞为有“工妙的技术”;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被外文译载,罗曼•罗兰读后说:“这篇故事使我深深地感动”。1936年埃得加•斯诺主编的《活的中国一一现代中国短篇小说选》出版,将《为奴隶的母亲》列入除鲁迅外的第二部分(“其他中国作家的小说”)的首篇。这些赞美显示出了柔石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但是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文学家的柔石被革命家的柔石所遮蔽,关于柔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左翼"身份。一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文学观念的开放,研究思路的拓展,给柔石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研究者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阶级分析方法,大量新的研究方法纷纷被采用。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对柔石的研究去除了长期以来笼罩在其作品之上的意识形态的遮蔽,还原了柔石作品的本来面貌。并且改变了新时期以前单一的意识形态分析方法,拓宽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比如王艾村在《柔石评传》中就重新解读了柔石的文学作品,他把柔石的作品与其人生经历,时代变迁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是从柔石作品的客观本体意义上去把握柔石,而且更是从柔石心灵深层的主体流程上去感应柔石。在开掘角度、研究方法和理解深度等方面均取得很大的突破,但仍有进一步开掘的空间。例如,在对柔石成长中的一些问题上,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或者盲目的去跟随某些概念化、公式化的结论,而没有把柔石的文学思想与当时时代的大背景相互联系起来,去关注柔石文学思想所处的整体氛围。柔石的小说则是把“五四”的“人的文学”与左联时期的“革命文学''有机结合,从而对于左翼文学中简单地“革命+恋爱”的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的创作模式进行了一种补充,使小说更加关注人的生命深处的呼唤,富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强韧的生命力,呈现出更为真实的社会形态和生命感受,为左翼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柔石的生活求学经历1931年鲁迅在悼念“左联”五烈士时,怀着沉痛与悲愤的心情写道:“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今天和明天之交发生,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终于在最黑暗里,用我们同志的鲜血写了第一篇文章”。柔石就是“左联”五烈士之O柔石,1902年9月28日生

浅议左翼作家柔石生存状态及文学接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20-08-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