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及原因对策农村经济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及原因对策农村经济论文一、存在问题(一)执行财务制度不严。一是以支代收。很多村实行村干部包组、包片收税费等任务,本来是一项很好的措施,但也造成一部分村干部将所收税费自行开支,年终用发票和工资抵顶。二是村级财务制度明文规定, 账款要分管, 但有的村干部包揽了会计、出纳之职, 直接经手现金的收支, 买了东西开了票, 回去告诉会计入了账。包办代管, 一人说了算, 会计成了“记账员”, 出纳成了“票据保管员”, 会计、出纳形同虚设。现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三是白条支出。从我们审计的几个村看,白条开支占支出的 70% 左右,而且白条的类型也是五花八门。(二)挥霍公款现象严重。一是收支失衡,支大于收,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有的村集体收入很少, 甚至连正常的开支都难以维持, 但村干部在花钱时, 从不考虑这项支出是否必要, 有钱就花, 没钱再想办法。有的村村级集体经济条件虽然好些, 但村干部只顾自己享受, 用公款购置小汽车,给自己配备手机、 bp 机、安装家用电话;有的用公款吃喝玩乐,年招待费达几万元,甚至达到十几万元;有的以外出学习考察、调产增收为由,到处游山玩水, 村民意见很大。(三)集体资金管理混乱。据我们对某镇一个村级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截止到 2002 年底, 该村级债务 120 万元, 人均债务 0134 万元, 其中: 两年以上欠款占 70% , 基本上是呆账; 无头账约占 10% ; 有部分欠款是 1980 年以前借的; 村干部本人及亲属借支比重较大。(四)物资管理手续不全。有的村部分财产早已卖掉或报废,但账面没作任何处理。不少村是, 账有实无, 账实严重不符。个别村干部自身要求不严, 打着借用公物的幌子, 实则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最终达到个人营利、占有的目的。(五)财务账目混乱不清。.页眉. .页脚一是财务科目设置不规范,基本是流水账,不能正确反映财务收支的情况,查账相当不便。比如说要查招待费, 每个科目中都有反映, 要一笔一笔地登记后再统计, 不是专业人员根本没法查出问题, 不便于群众监督。二是有的村几本账, 我们查的一个村就有两个出纳。有的村一届班子一任会计出纳,各自保管账本,没有统一保存起来。(六)吃尽分光、分钱分物现象严重。尤其是最近几年, 由于煤炭形势的好转, 煤炭价格不断上涨, 有的村干部为了“讨好”村民,大肆分钱分物,既按人口、又按户数,还有的按劳力、承包地面积。这样,村集体没有积累, 没有了可持续发展力量, 而且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好风气。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对农村财务监督渠道不畅。一是司法机关监督乏力。 97 刑法施行后,村干部不再是贪污、挪用等职务犯罪的主体, 检察院不能对其立案侦查; 同时又不是侵占、挪用公司资金等犯罪的主体, 公安机关不能对其立案侦查; 法院又不能以民事案件立案。村级干部的经济问题成为法律空白。二是纪检机关监督乏力。村干部是党员的,纪检部门还可以查处, 对不是党员的, 纪检部门根本无法查处。三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 使村民集体观念、** 管理意识淡薄。部分村民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 ** 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 给了某些不廉洁的干部可乘之机。四是内部监督乏力。由于村级财会人员由村级任用, 部分财务人员怕丢饭碗, 对村干部的经济违法、违纪行为不愿监督或放弃监督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及原因对策农村经济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78632182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