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构想.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构想摘要:XX县因XX溪水电站和水口水电站,先后移民数万人,是福建省最大的库区移民县。位于XX翠屏湖水库东北面的常坝村是移民重点安置村,由于与外界联系不便,发展远滞后于城区。20XX年恰逢库区移民60周年,该文基于此背景,借助移民纪念活动为契机,提出打造移民博物馆的构想,并将其打造为该村社区博物馆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此为特色来推进乡村活化和旅游发展,实现村落的振兴发展。关键词:库区移民县;移民博物馆;旅游发展;,溪径流稳定丰沛,河床陡峭;XX县周围有福州和南平两大工业城市,是用电需求大市。XX溪水电站自民国时期就开始筹建,新中国成立后列入国家“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的“101工程”。当时沉入水底的千年古城和屹立于人工湖畔的新兴城镇成为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4级梯形水电站的奇迹。1988年,华东地区最大水电站水口水电站也破土动工。新中国成立50年来,XX因国家建设水电站而2次移民共63000人,成为全国少有、福建仅有的重点库区县。XX人民为了支援国家建设,献出了自己美丽的家园,更是用自己的奉献精神、苦干精神,为国家水利电力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XX最大的县情,也是XX最大的特色。素有“XX千岛湖”美誉的翠屏湖位于XX县城东郊。1958年,国家在此兴建第一座地下水电站,千年历史的XX旧县城被淹没,、×107m3的人工淡水湖,成为全省第一大淡水湖。因该湖背靠翠屏山,四周群山环抱,四季如春,遂名“翠屏湖”。但由于湖泊的阻隔,使得与湖东岸的村落与县城联系的难度加大,特别是靠后移民村落(即因水库建设从原住地往高海拔地区搬迁的村落)的商品、货物的运输,村民外出劳作、求学面临极大不便,这一情况直到近期开通环湖公路和高速公路后才得以改善。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湖城一体”的区域发展战略,给闭塞落后区域注入了新活力。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推进各项工作,这也为常坝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位于翠屏湖东北面与县城中心区相对,背靠历史悠久的龙岩山,三面环山。现有人口2343人,其中移民人口1600人,常住人口1600人。全村辖五个自然村组成:(常坝村、横路村、富洋村、阳谷村、上际村),是重点库区移民安置村。1958年,为建成库区水电站,村民响应国家号召进行移民搬迁,开始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搬迁后常坝村作为迁入地,人口增加,土地面积锐减,村民生活十分艰苦。直到20XX年,村民仍以船舶为主要交通方式。至今目前,村莊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农业收益不稳定,村民人均收入低,外出人口比例高,村庄空心化形势严峻。常坝村如何寻找自身的亮点突破困境,转变村庄传统发展模式?如何集聚资源要素,凝聚村民力量,在环翠屏湖旅游景区发展契机中找到自身的出路,实现村庄的振兴?社区博物馆是立足于社区,为了社区,以社区内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为主要资源,在社区居民主导下开展遗产保存、整理、研究、展示和传播,对内对外开展社教服务与交流的文化机构或工具[1]。社区博物馆是随着新博物馆学运动而兴起的概念,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建筑+收藏+专家+观众”的组织模式,以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博物馆建设构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