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上旅游产业蓝莓园客源不断.doc傍上旅游产业蓝莓园客源不断罗伟,武汉大学毕业,曾获法国外交部埃菲尔奖学金,留学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那时,罗伟没有想到,留学回国后,他会选择在这座海拔900米的山上,对着一片树林说法语。2005年,罗伟的到来也引来了湖北省柏家坪村的一片议论。村民们不明白,这个留过洋的年轻小伙为什么要跑到这偏远的山上创业。2013年儿童节,很多爸爸妈妈都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十分热闹。游客都是因为罗伟种下的蓝莓果子,慕名而来。靠着市价100多元一斤的蓝莓,村民建起了小洋楼,开起农家乐,收入也从一年一万多元增加到十多万元。这片蓝莓采摘园给柏家坪村带来了人气,也让柏家坪村面貌焕然一新。而这一切,都源自罗伟。2005年第一次上山,罗伟在一片惊诧和反对声中,扛着一袋米带着一桶油,住到了山里。罗伟至今记得,他邀请在法国留学的朋友一起上山玩,那个失眠的夜晚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睡下老鼠就出来了,就在上面开会跳舞,很多,哒哒哒走过来走过去。一晚上没睡着,回上海还骂我说,招待他还是一晚上老鼠在跳舞。”罗伟租了这6亩地,种蓝莓。随后,罗伟开始四处拜访村民,说要带着大伙一起种,可大伙都不信。跑去罗伟的地里看,村民全笑了。原来罗伟每天在山上到处搜集松针,全部铺到田里,却不知道这犯了村里种田的大忌。当地村民种苞谷、土豆,最怕松针落在地里。大家都觉得这个学生不懂种田,没人种蓝莓。罗伟决定要证明自己。2007年6月,罗伟试种的蓝莓终于成功挂果了。大家这才相信往田里铺松针是有道理的,“蓝莓对土壤的要求相对比较高。需要这种偏酸性的土壤。松针本身是酸性的,它腐烂以后可以调节土壤的PH值。”罗伟虽然不懂种蓝莓,但是特意请来了三峡大学生物学博士做技术顾问,边干边学。蓝莓试种成功后,罗伟带着几个村民坐飞机到大连、浙江、贵州等省的蓝莓基地考察,回来后,很多人主动找到罗伟,要一起种蓝莓。当时,国内当时只有山东和东北、环渤海圈、江浙有一些试种,贵州有一些。简直就是空白市场,有多少要多少。蓝莓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就在这个时候,罗伟却突然从山上消失,走的时候还欠着工人10多万元的工钱。原来2008年的夏天,蓝莓刚种上一年,山上迟迟等不到雨水,200亩地里大部分的蓝莓树苗都枯死。罗伟投资血本无归,还欠村民10多万元的工钱。村民觉得罗伟要卷铺盖走人,赶紧上门要帐。罗伟说要出去挣钱,挣够钱就回村还债。等了半年多,都见不到人影,大家觉得钱是没指望了。可是年底,罗伟却回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还欠钱。半年都不见人影,罗伟到底去了哪呢?罗伟为了挣钱,来到武汉,在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找到了一份工作。罗伟创业的经历在三峡晩报整版刊出,引起了宜昌市夷陵区政府的关注。当地政府投资一百多万元,帮助柏家坪村修建公路、果园灌溉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罗伟用家人和朋友支助的一百多万元将蓝莓基地扩种到500亩。2010年,《山楂树之恋》的上映,让员工们十分兴奋。这部电影的取景地叫百里荒,与罗伟的蓝莓采摘就在同一座山头,员工们纷纷支招,都希望以电影为卖点,吸引游客,可罗伟的回答却是没必要。2010年的6月,500亩蓝莓挂果了,罗伟却不卖超市,也不走批发超市,而是开起了蓝莓采摘园,希望用观光旅游的模式带动销售。“浆果新鲜,之所以珍贵也是因为它很难保存,用任何高科技手段保鲜它,都不如在第一时间,让消费者把它吃掉可是罗伟的蓝莓采摘园,不仅没什么名气,还
傍上旅游产业蓝莓园客源不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