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6年高考物理试卷简析及高2007级物理复习教学建议.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6年高考物理试卷简析及高2007级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一、2006年高考物理重庆卷简析
2006年是重庆市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自主命题的第一年,试卷在结构、题量、理化生三个学科的占分比例以及题目的排列顺序等方面注意了与以往高考试题的衔接,理综整卷难度()较2005年试卷的难度()有所加大,与2004年试卷的难度(平均分164分)比较接近,基本上实现了平稳过渡。
1、物理试题的特点
从物理试题来看,没有特别难的题目。今年物理学科的选择题单选和多选分开到两个大题中,这样有利于学生解题,但由于命题的角度比较新,题目情境设置比较复杂,难度较去年并没有减小反而有所增大。,,,,,。物理试题难度的分布比较合理(如果第I卷增加一个适当容易的题,,第II卷第一个计算题的难度适当降低,形成清晰的难度层次,就更加合理)。物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重视基础,考查能力
试题重点考查了对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有一定灵活性。除第17题只涉及半衰期知识外,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到同一单元的多个概念或不同单元的多个概念或规律的综合应用,有的题目有新意且有较强的综合性,在考查基础的同时,突出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
(2)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力学、电学这两大块内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力学49分,考查了平抛运动、万有引力(第一宇宙速度)、机械波、用打点计时器测重力加速度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圆周运动中的牛顿第二定律等。电磁学53分,考查了电场中的能量转化、电磁感应、万用表的读数、电路分析和计算、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占分比例不高,但为必考内容。其中,热学6分,考查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光学和原子物理各6分,考查了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光的色散、半衰期。整卷的知识分布比较合理。
(3)实验题考查出其不意
实验题考查了多用电表测电阻和电流以及力学实验中的纸带分析方法及实验误差分析,题目源于教材却不同于教材中的原实验,考查的内容均为《考试大纲》要求的。多用电表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基本仪器,用来测电流应属要求之列(高二必修教材上也讲解了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档和直流电流档,且对怎样使用讲解比较详细);力学中纸带的分析方法(逐差法)虽然教材上没有讲,但题目作为已知条件给出,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对方法A和方法B进行分析、比较,重点考查了实验方法;对实验误差的考查,《考试大纲》的要求是:
“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我认为今年的高考实验试题完全符合考纲对考查学生能力的要求。
(4)对审题、建模要求较高
物理选择题的题干长,信息量大,学生不易迅速抓住题目要点来理解命题意图,从而加大了审题的难度。论述计算题涉及的物理量和物理过程较多,要想求解必须将题目审清,明确题设条件如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物理模型,然后根据所涉

2006年高考物理试卷简析及高2007级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