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工作坊
测量系统分析
工作坊
MSA Work Shop
测量过程概念
过程定义
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关或互相作用的活动
输出
设备
材料
操作者
环境
方法
输入
测量过程
测量过程
测量活动指运用量具或各类测量仪器以获得数据,测量本身也被认为是一个过程
测量结果
被测项目
测量过程
方法
测量员
基准
设备
环境
过程变差
输入
(材料)
机器
人
方法
过程
(生产/装配)
输出
(产品)
反馈
(测量/检验)
测量系统
材料
测量总变差
输入
(材料)
机器
人
方法
过程
(生产/装配)
输出
(产品)
反馈
(测量/检验)
测量系统
材料
机器(1)
测量设备(4)
测量员(2)
材料(3)
(5)
(6)
测量总变差
测量总变差(??obs )
测量总变差
变差的原因一般较难区分并指出相互关系。通常采用试验的方法来区分原因。
一般而言,测量总变差由于测量系统变差和被测零件变差而造成。
??obs2 = ??测量2 + ??产品2
??测量2 = 由于测量系统引起变差
??产品2 = 由于产品量引起变差
测量总变差
如果测量系统的变差占总偏差比例小于10%,那么对于产品变差产生的影响将小于1%, 此10%变差规则基于如下陈述:
变差来源
观察变差
(测量总变差)
操作者造成的
变差(再现性)
产品(过程)变差
线性
精确度(偏差)
稳定性
重复性
测量系统变差
量具造成的
变差
测量系统变差
量具精确度(偏差)
量具精确度指测量观察平均值与真实值(基准值)的差异。 真实值由更精确的测量设备所确定。
观察平均值
真实值(基准值)
精确度(偏差)
测量系统变差
量具重复性
量具重复性是由一个操作者,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重复性
测量系统变差
量具再现性
量具再现性是由不同的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再现性
操作者 A
操作者 B
操作者 C
测量系统变差
量具稳定性
量具稳定性是同一测量系统在不同时间测量同一零件时至少两组测量值的总变差。
稳定性
时间 1
时间 2
测量系统变差
量具线性
量具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差值的差值。
观察平均值
真实值(基准值)
精确度较好(偏差较小)
观察平均值
真实值(基准值)
精确度较差(偏差较大)
测量系统变差与能力的关系
上控制限
下控制限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再现性
再现性
稳定性
真实值(基准值)
精确度(偏差)
不同方法
重复性
能力
测量系统的变差与产品公差和分布的关系
产品公差和分布
测量系统的变差
可否被
纠正?
开始
评估用于产品,工具和过程的量具或测量方法。
量具的
精确度或测量
方法是否可以
接受?
量具的
重复性和再现性或测量方法是否可以接受?
过程能力,过程输出的测量。短期内产生指定特性。
过程是
否受统计控制?
需寻求进一步(外/内部)协助。
是
可否被
纠正?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过程分析流程图
否
否
测量系统分析的应用
评估新的测量设备(可用于供方处和入库接收)。
比较一台或多台测量仪器。
对怀疑的设备进行检测。
对维修及调整前后的测量设备进行比较。
通过消除测量变异确定过程能力。
重复性分析(计量型量具)
重复性分析(计量型量具)
计算重复性
量具变差(gage variation) = / d2*
重复性= 51>.15 x ( / d2* ) = x ( /) = ___________
(%测量结果)
d2* 取决于试验次数 m = 3, 零件数乘以评价人数目 g = 5 x 1 = 5
从表查得。
再现性分析(计量型量具)
计算再现性
计量型量具短方法分析(极差法)
计量型量具长方法分析程序- 数据收集
1. 选择10 件零件以用于测量系统分析。
2. 选择2名或2名以上评价人,每位评价人须明确引起读数困难的测量仪器的特性。研究前,最小的缺陷也必须被纠正。
3. 评价人以A,B ,C表示,工件以数字1至10表示,并确保评价人无法看到数字。
4. 由评价人A 以随机顺序测量零件并记录测量结果。
5. 所有评价人重复步骤4。评价人不可看到互相的数值。
6. 第一组测量记录后,每一评价人
测量系统分析工作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