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学科试卷质量分析评价报告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8-03-17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发挥和完善初中学业考试的评价、选拔和导向功能,使今后的学业考试能够更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持续、有效发展. 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我室组织有关学科专家对我省九个设区市的初中学业考试试卷进行分析评价。 2007年福建省语文学科初中学业考试评价依据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及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福建省2007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评价本着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旨在引导教学注重语文学科的母语特性,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注意发挥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与教育功能。
一、考试命题过程管理
九地市都报送了语文学科的质量分析报告,宁德市没有命题、审题人员情况登记表。除宁德市外,其他八地市命题人员情况如下:福州六人;莆田、龙岩五人;泉州、三明、南平四人;厦门、漳州三人。三明市命题人员中有两名(其中一名是高中教师)未参加过中考命题培训,其他七地市的命题教师都接受过中考命题培训。
2007年九地市语文中考命题能够遵循《福建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稳步改革,稳中求变,努力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各地市语文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素质立意”,努力做到结构简约、题型平易,兼顾不同层次学的学生。从考试结果看,九份语文试卷的信度,效度都比较合理,基本达到省厅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要求;九份语文中考卷既有效检测了学生初中毕业的语文水平,又为高中阶段学校的综合考评与择优录取提供了依据,受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肯定。
二、试题内容、形式和考试结果分析
(一)考试内容的主要优点和特点:
:
(1)凸显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发挥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今年的九份语文中考试卷出现不少文质兼美的阅读文章(段),如福州卷的《学会做人》、厦门卷的《学画》、宁德卷的《魅力》、莆田卷的《皮肤》,泉州卷的《写好自己的“介绍信”》、龙岩卷的《微笑值多少钱》、《“人造零件”治大病》,南平卷的《学会感激》、《神奇的“太阳大夫”》等,这些文章(段)让考生在紧张的答题过程中既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丽,又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世界的奇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卷第五题)
学会感激
冰河感激春风,才有一泻千里的气势;绿荷感激夏雨,才有卓然独立的高洁;禾苗感激沃土,才有饱满充实的成熟。一个人学会感激,才会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
学会感激,就是学会体会人间的真情。
感激父母。父亲像巍峨高山,双肩挑起家庭沉甸甸的期盼;母亲如潺潺溪流,心灵的甘泉时时滋润子女美好的憧憬。感激老师。三尺讲台,老师用睿智的目光引导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一方斗室,老师用渊博的知识帮助我们劈波斩浪。
学会感激,就是了解人生的丰富体验。
感激成功,她让我们骄傲地自立,还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生活的全新意境。感激失败,对于失败我们无法逃避,只有失败,才可能锻造出不屈的精神气象,因为失败不仅是教训,它还可以催逼我们更加成熟,更加无坚不摧。
200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学科试卷质量分析评价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